劉國林
“意思”這個詞可真有意思。它不僅含義豐富,要是用得好,還能夠使行文活潑生動、妙趣橫生。“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的《茶館》里就有這樣的臺詞:“每個月您得給我們哥倆意思意思,別把這點意思弄成不好意思。到時候可就沒有意思了。”你看,這里出現了五次“意思”,而這些“意思”的意思卻各不相同,體現了老舍先生駕馭語言能力的高超和語言風格的幽默與詼諧。
你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詞句,需要向別人請教,比如你會問老師:“‘迤邐是什么意思?”老師告訴你:“‘迤邐的意思就是曲折連綿。”這里的“意思”指的是“語言文字的含義”。這是“意思”一詞最基本的意思。
在學習過程中,老師時常會提醒我們:“要正確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同學也會向你請教:“這段話講的是什么意思?”這里的“意思”都是指“文章的思想內容”。
當你和大家一起討論問題的時候,也許有人對你說:“請談談你的意思!”也許有人會高聲嚷:“請不要誤解別人的意思!”這里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意見”。
星期天到了,有同學問你:“我們大伙都有一起去爬山的意思,你是不是也有這個意思呢?”這里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愿望”。
爺爺奶奶說,聽戲有意思;爸爸說下棋有意思;媽媽說韓劇有意思;哥哥說踢球有意思;姐姐說跳舞有意思;小朋友說:“動物園里的小猴最有意思!”這里的“意思”表達的都是“情趣”、“趣味”之意。
如果有人對你說:“你的發言雖然簡短,卻非常有意思。”就是在夸你說的話有意義,有道理,耐人尋味。如果有人對你說:“今天的晚會單調枯燥,沒意思透了!”那就是批評今天的晚會辦得不成功,很無趣。
若在“意思”的前面加上表肯定的形容詞“好”,就成為“好意思”,表達的意思則變成表否定的“不害羞”或“不怕難為情”。比如:“做了這種事,虧他還好意思說!”
若在“意思”的前面加上表否定的形容詞“不好”,就構成新的詞語“不好意思”,其表達的含義有兩種:一是“因難為情而害羞”,比如:“嘿,他被大伙笑得都不好意思了”;二是“礙于情面而不便或不肯”,比如:“大家約他去踢球,他不好意思推辭啊!”
“意思”一詞還可以指代“禮品所代表的心意”。比如:“這不過是我的一點意思,你就收下吧!”而在“意思”之前若用“小”字加以修飾限制,就形成了“小意思”,屬謙辭,表達的含義則是“微薄的心意”。比如:“這是我的一點小意思,送給你做個紀念吧!”需要指出的是,這類“意思”如果送錯了對象,或者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可能演變成為“賄賂”,觸犯了黨紀國法,那時候可就沒意思了。
若將兩個“意思”連用,其詞性會發生變化。“意思意思”,表達的意思是“表示一下心意”,兩個名詞組合在一起,構成的卻是動詞性短語。例如:“聽說你今天過生日,我們買了個蛋糕,意思意思!”
瞧,“意思”一詞的意思是多么的豐富有趣!親愛的朋友們,你能說出本文首段《茶館》臺詞里幾個“意思”的意思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