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俠
【內容摘要】本文從創新教育的意義、要求出發,簡要的論述了中小學圖書館工作在創新教育中的作出及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變。
創新教育模式下學校圖書館、圖書管理員不能再扮演著“借借還還”的工作。圖書館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重任,肩負著培養學生整體素質、創新能力的重任,肩負著培養學生的搜集信息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任務。
一、圖書館在創新教育中的作用
圖書館在創新教育中能夠起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
(一)圖書館能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能力。在新時代,如何獲取、創造知識,比擁有具體知識更重要。圖書館作為一個信息機構,在指導學生閱讀,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質上起著直接作用,這是其他課堂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二)圖書館是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場所。課堂教學體現了人才的共性培養,而圖書館則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場所。首先,圖書館收藏有種類繁多的圖書和報刊,能夠全方位地滿足不同層次、興趣、愛好和特長的學生的需要。其次,圖書館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它既不拒絕學習能力和成績差的學生,更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更深入、更廣泛的閱讀,學生可以在自主閱讀中培養自己的專長。第三,圖書館內沒有強制性的閱讀,學生在圖書館學習沒有課堂上定性思維的限制,也沒有考試的壓力,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都能得到發揮,有利于他們突破思維定勢的局限,為提高創造力奠定基礎。
(三)圖書館是培養創新人才的知識源泉。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知識陳舊率和更新率加快,而現行的教材、教學卻跟不上,因此,要增廣見聞、吸收新知識和積累知識,課外閱讀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圖書館的豐富館藏,給讀者提供了涵蓋各類知識的書籍,是讀者獲取各種知識的源泉。
(四)圖書館是培養高素質教師的基地。創新教育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圖書館是他們自學進修的重要場所。圖書館能夠為教師提供最新的教育理論、學科的基礎理論、教學方法和教育心理學等參考工具書,以及最新的教育、教學和教改的動態資料,通過各種形式為教師的學習和教學科研工作提供專業信息服務。
二、圖書館為創新教育服務的途徑
“圖書館是學校書刊情報資料中心,也是為學校教育、教學和教育研究服務的重要機構。”因此,圖書館要緊密結合教學改革和創新教育的需要,充分發揮圖書館藏書的作用。
(一)圖書館要為領導的管理、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服務。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領導的有效管理,教師的科學施教,學生的主動學習是提高教育效果和教學質量的三個重要環節,作為領導要把握創新教育的精髓,把握創新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意義,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貫徹創新教育的思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學生要學習創新的方法,要進行創新嘗試。圖書館要針對這一實際,把有關藏書、資料提供給不同的對象,使之發揮最佳的效益。
(二)圖書館拓展業務范圍。可以結合本校、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拓展業務范圍,擴大開放度,增設服務項目,積極為城鎮、農村的建設服務,為社區的全體成員服務,以實現圖書資源的共享。
三、創新教育需要創新型的管理工作者
(一)熱愛圖書館工作。對事業熱愛,對科學熱愛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精益求精,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創新。書刊的內容奧妙無窮,讀者的要求也呈現多樣化和復雜化,在藏書與讀者之間,管理工作者起著紐帶和橋梁作用。
(二)扎實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中小學圖書館工作,專業性較強,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是很難勝任工作的。因此對中小學圖書管理員應加強培訓,提高其業務能力,以適應當前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要求。對理論知識、專業技能達不到要求的管理人員,應加大教育培育力度。
1.積極參加培訓班、研討會。這類培訓班和研討會一般時間短,對工作影響不大。圖書管理員要積極爭取參加并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認真學習有關知識,與同行互相切磋、相互促進和提高。
2.積極參加成人教育,包括函授、電大等。
3.參觀取經。學校領導應組織圖書館工作人員,并支持圖書館工作人員自己走出去參觀圖書館,學習別人先進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經驗,取長補短,改進完善自己的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4.努力自學。這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教育方式,也是目前中小學圖書館工作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主要方法。中小學圖書館管理員要自覺學習,鉆研那些不懂的東西,在學中干,在干中學,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不斷充實提高自己,適應工作的需要。
(三)加強現代化管理技術學習,適應管理自動化、網絡化要求。計算機是先進科技成果,它在圖書館中的應用,使圖書館的各項工作變得簡便快捷。計算機的介入,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服務質量,使存儲的信息類型和信息量大大增加。因此,中小學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網絡知識、外語等。
四、轉變管理模式,創新管理工作
(一)創新借閱方式。傳統的借閱方式,多為閉架借閱、半開架借閱,教師、學生的借閱,均由圖書管理員直接查找,特別是學生借閱,是以班為單位,集體借閱。這種方式速度慢,效率低下。為適應時代的要求,有條件的學校應改為開架借閱,所有圖書資料、報刊雜志對全校教職員工、學生實行開架借閱,讓讀者進庫隨便挑選自己喜愛的、需要的圖書。既開闊讀者的視野,又能減少查找所需圖書的時間。圖書的全開架借閱,有利于讀者查找資料,提高了圖書的使用效率和流通率,有利于工作人員為讀者引進資料、查詢資料,從總體服務轉向個別服務。使封閉的知識寶庫變為開放性的知識源泉。
(二)創新閱讀服務。課外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各種素質的重要渠道,所以要加強學生的閱讀服務,首先,增加課外閱讀時間,比如,中午、晚自習。其次要加強閱讀指導。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因素,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要經常開設閱讀方法指導講座,出專欄介紹多種閱讀法。第三,指導學生撰寫讀書筆記,介紹常用的讀書筆記形式。有條件的圖書館,還可以開設電子刊物閱讀。
(三)開放服務方式。學校師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的滿足各種學習需要。變被動為主動。首先,要主動推薦。根據師生的需要,推薦相關的圖書、資料、信息。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吸引學生,增強師生的圖書館意識。第三,積極宣傳新圖書、資料等。
(四)幫助服務方式。首先,對新生進行“圖書借閱講座”,引導他們學會利用圖書館,幫助學生熟悉圖書館的館藏情況。使新生盡快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其次,中小學圖書館館藏圖書、期刊少的數萬冊,多達數十萬冊,因此管理員要做好師生的“信息咨詢員”、“知識導航員”。第三,網上信息又多又雜,信息流量大、速度快。中小學圖書館工作員要提高從網上獲取信息的能力,以便于幫助師生利用。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賴于創新教育,創新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圖書館,圖書館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方式,為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茅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