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軼輝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是每個學校不懈努力的目標,也是勢在必行之舉。那些看似精妙絕倫的理念,如何與我們現實的教育教學契合一起呢?這就不得不依賴于教學的有效性了。一些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或只能短暫時間集中,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效果是與學生的專注力成正比關系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學生專注力的影響,學生的專注力高,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課堂的有效性高;反之,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實施新課標提高物理課堂的有效性其著力點應在培養學生專注力上。怎樣培養學生的專注力呢?筆者在工作過程中經過大膽改革和嘗試,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訓練,變關注知識點為關注學生專注力,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一、激發興趣 培養學生專注力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老師、家長或者學生頭腦里反應出來的往往都是指對學科的興趣。從人的本性上來說,人都是有惰性的,對自己感興趣的事可能專注力強一點,而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則專注力會隨感興趣的程度的降低而減少,甚至一點也不會專注。因此我們在備課時都會絞盡腦汁地去想如何引入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對本節知識內容的興趣。
而筆者在這里所提的興趣則是對老師的興趣。我們知道課堂學習過程一般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的,如果學生們對老師絲毫提不起興趣,那老師又如何讓學生對你所教的知識感興趣呢,在這樣的境況下學生自然無法專注于你的課堂。有個成語“愛屋及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其實也不用刻意而為之,比如,走進課堂時只要環視全班每個同學,同時會發現很多同學會馬上放下手里與課堂無關的事,隨時準備上課。如果有個別人不以為意繼續說話,老師就站在前面看著他、等著他,很快也會有效果。因為學生會覺得老師在關注我,自然會正襟危坐等你發話;再有,教師微笑進課堂,一進課堂,就要拋棄雜念,甩開一切煩惱,集中精力,精神飽滿,進入角色,事事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學生平等對話,用和藹慈祥的目光覆蓋全體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被重視、關注的,從而也愉快地進入自己的角色,學生的專注力自然提高了;還可以關注與物理有關的時事熱點,當老師說起有關嫦娥三號攜玉兔正飛往廣寒宮之事,學生們的眼睛陡然亮了許多;當然,大家不要忘記我們是物理老師,物理老師手里的實驗也是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興趣的利器。
二、因材施教 培養學生專注力
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個體差異,要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就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個學生,特別應關心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斷地幫助、鼓勵他們,使他們在學習上投入更多的關注。比如:在電能表與電功這一節的教學中,可以把知識內容分成這樣幾檔:①認識電能表;②認識電功;③“電流做功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實驗的設計思路;④電功的計算公式。根據基礎的不同可以將學生分成多組,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然后給他們機會說出自己的認識,讓他覺得“我能行!”給他應有的自信!
而對于習題課,筆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學生完成不同的題目。訂正時則專門訂正或討論不同的題目。事實上是可以相同時間內完成各自的任務的,然后一定要對他們加以肯定。讓他們覺得勞而有獲。所以無論是新課還是習題課上都要努力落實任務,落實交流,力爭人人都有收獲,讓學生收獲知識,收獲自信,享受成功的喜悅,漸漸的會發現課堂上學生不僅專注力有所提高而且興趣也會大增。
三、張揚個性 培養學生專注力
國際物理教育委員會前主席焦塞姆說:“最好的老師,是讓學生知道他們是自己最好的老師?!贝_實,最了解學生的是他們自己,了解自己的缺憾,了解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及學習進度。所以老師要努力啟發學生,勇于提問,勤于思考富于聯想,善于總結。
關于勇于提問,不少同學以為向老師提問的題目一定是難題,所以有些學生為了討老師喜歡專門去找些難題來。其實不然,筆者以為尤其是學習好的同學如果提問了簡單的問題,那才是真正的勇氣可嘉。也就是說不是為問而問,而是到了非問不可的境地。事實上,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或者解題過程中一般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只是有些同學會大膽提出來而有些同學會含含糊糊的過去。所以老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提問,只要有學生提出問題無論怎樣都要予以表揚。一旦學生自己敢于提問了,學習過程中怎可能不專注!
關于勤于思考,要培養學生思考的習慣,其實有些同學不是怕思考而是不知道如何思考,所以老師要引導學生知道思考什么,怎么思考。比如:物理量部分“功”這個物理量,要引導學生從名稱,符號,單位及換算,影響因素,計算,測量,應用等這樣的角度來思考。事實上每個物理量都可以做這樣的思考。再如:實驗部分有探究型實驗和測量型實驗兩大類,那么要完成實驗需要從哪些方面去思考,在整個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結論如何表達等等。這些也是需要老師引導學生知道的。只有學生知道了怎么做,才會去嘗試做。有了收獲,嘗到了甜頭才會有繼續的動力,長此以往專注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關于富于聯想,也可以說富于聯系,這個是最重要的一種學習習慣或者方法。物理知識是分幾大塊的。比如:力學、電學、光學、熱學等,每一大塊的知識都可以建立一個知識體系,他們之間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求電流就要知道電壓和電阻,或者知道電功、電壓和通電時間,也可以通過電功率和電壓,還可以通過電熱、電阻和通電時間得到。如果能這樣思考其實就已經將電學部分的物理量都復習過了。當然,具體能夠通過哪種方法來求,需要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來定。這樣去做,剛開始可能覺得有點難,不過堅持下去自然會游刃有余。這就不得不建立在勤于思考的習慣上了。
關于善于總結,如果真的學會總結,會發現事半功倍。比如電學部分的實驗,關于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故障分析等這些是所有實驗共性的地方,探究型實驗中研究方法、多次實驗及目的等是共性的部分。而多次實驗的目的對于探究型和測量型實驗卻是不同的地方。當然要讓學生總結到這一步是循序漸進的。
總之,如果老師真的能夠啟發學生自主做到以上幾點,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發現對自己最了解的以及最適合自己的老師原來就是自己。那么學生專注力的提升是水到渠成的。
四、自主學習 培養學生專注力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也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堂上,面對某一類型題目老師規定好格式適當示范后,不要再事無巨細的幫助學生如何做,更不要再在黑板上寫下解題過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分析并整理過程,在學生主動求助的情況下老師才能給予適當的指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讓他掌握的重點是如何去思考這一類題目。一旦得出結論,那就是他自己的勞動成果,面對這樣的成果,他的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這種快樂不可比擬。譬如,我們進行試卷分析時,專門設計了一份分析表,每次考試后都讓學生做試卷分析,把失分原因進行分類,有些問題會歸結到課堂聽講上,我們就利用教育學的歸因理論,誘導學生找出失敗的深層次原因,較好的投入關注力,使學生對課堂的效果加倍關注加倍努力。
培養學生專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體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物理教學中學生專注力的培養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去引導去訓練,學生不僅需要老師豐富教學經驗更需要老師的情感投資。在師生關系融洽的情況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不折不撓的解決問題、享受成功的喜悅。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相信在學生能夠自主,自發學習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物理學習中的專注力一定也會讓物理老師享受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