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斌


如果說我們都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收藏在箱子里、記憶中,那么,一個城市的博物館收藏的就是人類的偉大心靈和夢想。讓我們來認識現代博物館的誕生,以及享負盛名的博物館吧。
人類對于喜歡或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都有收藏與保護的意識。1694年,法國圣文生修道院的勃瓦梭院長,把個人收藏捐贈給修道院,附帶條件是"必須允許一般民眾入內參觀"。這樣一個心愿,成就了博物館發展史上的偉大理念:面向公眾,免費分享。1833年,英國建筑師約翰索恩爵士將自己的住宅捐贈給國家,前提是"從內到外的陳設,不能有一絲一毫改動"。于是,約翰索恩爵士博物館,成為英國最小的國立博物館。
發展至今兩個世紀
真正的博物館時代,是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1899年,美國誕生了第一個兒童博物館,博物館的功能也從收藏陳列擴展到公共教育。我國博物館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起步。1907年,國家博物館前身"雪蘭莪博物館"成立,當時由馬來西亞聯邦博物館處負責管理。然而,我國博物館工業其實啟源自19世紀初期,第一間博物館位于霹靂太平,自1883年至獨立前,都由英國人營運。
現代博物館發展至今已有兩個世紀,隨著社會逐漸趨向民主,博物館在經營理念上開始注意社會大眾,使得參觀博物館的人數日愈增加。今年4月,英國的文化藝術及博物館領域國際權威期刊《The Art Newspaper》,公布了2010年參觀人次最多的博物館排名,顯示了參觀博物館的人數呈上升趨勢。
法國羅浮宮
建于1190年,當時是巴黎的保衛與防御建筑。14世紀開始成為王室寢宮,直至1793年成為博物館。羅浮宮最受人矚目的是"羅浮宮三寶":《維納斯女神》、《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及《勝利女神》。
英國大英博物館
1759年對外開放,是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藏品有700萬件,尤其是木乃伊收藏,堪稱本土以外之最。鎮館之寶是"羅賽塔石"。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初建于1872年,并于1880年開放。館藏超過300萬件,包括希臘彩瓶、敘利亞玻璃、英國銀器、荷蘭油畫、日本盔甲等。鎮館之寶是竇加《舞蹈教室》、2460年前整座的埃及古墓。
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
泰特美術館于1897年成立,最早的目的是用來收藏亨利泰特爵士捐給國家的19世紀英國繪畫與雕刻作品。泰特現代美術館主要收藏1900年以后到現今的英國與國際現代作品。
倫敦國家美術館
建于19世紀初,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歐洲繪畫作品。藏品達兩萬多件,歷史從1250年到1900年不等,囊括波堤切利、達文西、倫布蘭特等人的作品。
美國華盛頓區國家藝術畫廊
由美國國會創建于1937年,因其捐贈者,藝術畫廊通常又被稱為"梅隆畫廊"。主要收藏歐洲13世紀到19世紀的畫作與雕塑,以及現代藝術作品,包括全美唯一一幅達文西作品。
紐約現代藝術美術館
1929年成立,展示繪畫、建筑、設計、雕塑、攝影、文字及電影媒體等等。藏品包括15萬件藝術品、30萬本書、七萬多套電影等等;梵谷《星夜》、畢卡索《阿維濃的姑娘》也在此。
法國龐畢度中心
1971年開始興建,1977年完成。中心里面有歐洲最大的公共圖書館BPI、專門收藏20世紀與藝術相關書籍的"康定斯基圖書館"、兩間電影院等等。
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
1908年始興建,淪為日本殖民統治后改名為"李王家博物館",1945年獨立后又改名為國立博物館。館藏有逾13萬件文物,重點展品是出土于皇南大冢北墳的金冠和金邊腰帶。
法國奧賽美術館
在1986年由火車站改建成為美術館。主要收藏19至20世紀初的繪畫、雕塑、建筑、攝影作品等等。重要館藏有米勒的《晚鐘》與《拾穗》、梵谷自畫像、莫奈、雷諾瓦等印象派大師的作品。
2012年10所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
1.法國羅浮宮,參觀人數:8,500,000人。
2.英國大英博物館,參觀人數:5,842,138人。
3.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參觀人數:5,216,988人。
4.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參觀人數:5,061,172人。
5.倫敦國家美術館,參觀人數:4,954,914人。
6.美國華盛頓區國家藝術畫廊,參觀人數:4,775,114人。
7.紐約現代藝術美術館,參觀人數:3,131,238人。
8.博物館:法國龐畢度中心,參觀人數:3,130,000人。
9.韓國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參觀人數:3,067,909人。
10.法國奧賽美術館,參觀人數:2,985,5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