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記者 趙輝 編輯丨安東 郵箱丨E-mail:Anthon83122@gmail.com
也許對很多人而言,最為深刻的那首歌叫做歲月,如鄧麗君于一代人,如羅大佑于一代人。曾經齊秦的流行也代表了一個時代,30多年間,從長發到短發、從皮衣到T恤、從浪子到情癡。如今的他人過中年、聲音不再高亢、昔日神話也慢慢退卻,但對很多人來說,他的歌聲中依然有著太多的回憶和感觸。
對于齊秦,很難說清他究竟屬于哪個年代。對于60后、70后的一代,齊秦是屬于他們的時代歌者,而對80后、90后的一代,齊秦成名的年代,我們還是孩子。當我們開始去找尋他的聲音時,才發現他早已被淹沒在眾多新生代歌手之中。一如他曾唱到“沒有人能挽回時間的狂流”。
和齊秦的采訪約了幾次,始終未能定下確切的時間。他確實很忙。今年6月確認接替歌手羅大佑成為第3季《中國好聲音》導師后,一直忙于節目錄制。本以為節目落幕后的時間剛好,恰巧他又前往長春、深圳宣傳即將舉行的演唱會。最后約定的時間,也是他臨時回到北京幫同為歌手的熊天平做演唱會嘉賓的間隙。采訪時,坐在對面的齊秦,臉上有皺紋,眼里有微笑,或許這就是歲月的味道,令人幾乎找不到當年那個高唱著“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時的他,畢竟如今已是兩個孩子的爹,說話、唱歌的心境也大為不同。如他所說,“多了一份篤定”。倒是采訪中一來一往的話語間,齊秦的眼神專注而明亮,好像這個時候才有了一絲“狼”的冷峻。
今年6月30日,《中國好聲音》正式確定齊秦接替歌手羅大佑擔任新一季好聲音導師。持續3個多月的節目中,第一次擔任導師的齊秦無疑成為“好聲音”冠軍爭奪焦點之外的焦點。
采訪時和齊秦談起落幕不久的“好聲音”,他似乎依然意猶未盡。“因為之前沒有很仔細看過這個節目,后來才慢慢了解游戲規則、導師的規則,有很多的驚喜,也有很多的發現。”談起3個月的導師經驗,他笑稱自己還算“新手”。“錄制‘好聲音’的時候,我真的說不過他們(那英、汪峰、楊坤)。我的個性可能比較呆,沒他們那么會說話。但‘好聲音’對我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總的來講,收獲很大。”記得在節目盲選階段,齊秦頻繁為選手轉身,最終卻無一位選手選擇他當導師。以致節目播出后甚至有網友統計盲選階段齊秦為選手轉身22次,被拒17次,網友們笑稱齊秦的椅子很忙。(需要說明的是,按節目規則,選手出場時,導師們是坐在椅子上背對選手的。可謂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當被歌手的聲音打動后,導師方把坐椅轉過來,面對歌手。)“這個態度本來是應該的,因為這個節目的主旨畢竟是尋找好聲音。”一個娛樂性大于實質性的綜藝節目,沒有人會為此較真,未曾想齊秦給出的答案如此嚴肅而認真:“這個節目對我來說應該是比較適合的,讓我想起原來的我,一步步走到今天。這些年輕人身上有我以前年輕時相同的沖動和渴望,不知道其他導師怎么想,我確實享受這種懷舊情緒,好像回到了從前一樣。這是音樂最令人醉心的部分。”
明年是否還會參加“好聲音”擔任導師,齊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可見他有著極大的熱忱。“我覺得這個可以再加強啦,只要節目是誠心誠意地去挖掘這些年輕的朋友,我覺得就OK。其實有很多早期歌手,像我姐姐(齊豫),她也是通過臺灣金韻獎的比賽拿到冠軍,慢慢地大家才知道她,接受她的風格,然后慢慢她也出唱片,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挖掘‘好聲音’的方式。能把自己的經驗傳達給這些年輕人,這個才是比較有意義的。”
這幾年齊秦沒有新作,大多是翻唱舊作。而在各種商業演出、綜藝節目中的頻繁亮相,讓不少人對他只顧“走穴”撈錢頗為失望,畢竟他的歌曾給太多人帶來撫慰,而加諸在他身上的意義遠比對其他歌手來得更重。“大家以為齊秦在賺錢或者什么的,但這也是我的職業,我現在也會慢慢不要把精力只放在商業演出上。創作當然很重要,出版新專輯也很重要。可是很多歌迷對你有期待,尤其這些商演都是到一些比較小的地方,很多都是我從沒聽說過的地方。他們聽我的歌二十幾年,從來沒有看到過我,到現場跟他們做一個互動,讓他們看到真實的我是什么樣子,尤其是能夠用我們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歌曲來紀念我們的青春。我覺得這樣是一種幸福的感覺,這本身對我來講也很有意義。”
若從1981年發行第一張專輯《又見溜溜的她》算起,齊秦踏入歌壇已近34年。對于任何一個人,成年后的30幾年無疑是人生的黃金時代。齊秦用自己的歌寫就了屬于他的黃金時代,而這些歌也伴隨了很多人成長的黃金時代。
參加《中國好聲音》錄制時,齊秦時不時被那英、汪峰、楊坤調侃“年近60的高齡”。54歲的齊秦采訪時并不在乎自己年齡。“這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上網查一下,就知道我20歲開始唱歌,唱了三十幾年,一算就知道了。我不說大家也會知道。”“老”也許并不是一件壞事,它代表著成熟,它帶來了喧囂過后的寧靜,那些被歲月磨平的棱角并非妥協,而是入世又出世的心境。
采訪時齊秦不止一次地提到,對他幫助最大的就是姐姐齊豫,而自己的性情也受到了姐姐很大的影響。昔日家庭氛圍的疏離、就讀中學的嚴苛,最終把年少叛逆的齊秦推向了街頭。那時打架鬧事、參加幫派成了家常便飯,自然他也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16歲那年,齊秦因參加幫派集會被拘捕,最終以少年虞犯的罪名被送進彰化少年輔育院。“那時因為涉嫌恐嚇要判5年以下1年以上徒刑,因為年紀小被判了緩刑。”被感化教育的3年中,父母都在國外,唯一給予他精神安慰的就是姐姐齊豫。“我覺得自己還比別人幸運一點,因為我沒有墜入‘深淵’。每個人都會做錯事情,但是你做錯了以后,用什么態度去面對它,這個是比較重要的。我覺得很欣慰的就是說,朋友、姐姐、家人都沒有放棄我。”從感化院出來后,姐姐齊豫用參加演唱比賽得來的獎金買來一把吉他送給19歲的齊秦,這件事影響了他的一生。“因為姐姐,我找到了人生的一個方向。”3年的感化院生活,消磨了齊秦最寶貴的年華,卻也令他學會更積極地把握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而日后的事情則變得順理成章,參加音樂比賽,在民歌餐廳駐唱,出版唱片,踏入歌壇。齊秦說這些年少的經歷都是非常好的人生經驗,回望過去他不覺后悔。“在年輕的時候經歷,總比在年老的時候再遭遇要來得好一些。”
如果說齊秦的人生猶如一條音樂的河流,而他用了30多年的時間,涉過這條音樂的河流。“有時候覺得時間就像一條河一樣,不可能回頭,只能往前,但是我也不是常常會懷念以前的人,我會腳踏實地往后看。”踏入歌壇34年的齊秦,如今不論面對昔日的不堪,亦或曾經的輝煌,反而都能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每一個人到了不同的年紀,都會有不同的感悟。人生充滿了挑戰,當一個浪頭過去了,新的浪頭馬上就要來臨。應該給自己不同的、新的追尋目標,對于人生的追求也要經常地去努力。”
曾經年少叛逆不羈的人生,讓齊秦過早地體會了“知天命”的感受,也讓如今過了“知天命”年齡的他可以如此淡然地談起生命中那些起起落落:拿過第一,也跌到無人問津;與一生最愛的女人分手,然后看著另一個女孩成長為女人,與她結婚生子。
記得去年從電視中看到齊秦參加綜藝節目《我是歌手》,他翻唱了臺灣知名音樂人李壽全的作品《張三的歌》。這首唱出凡人心聲的經典,似乎也是他對自己當下最貼切的表達。“人生就是一個流浪的軌跡,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自己的歸宿,也許是自己向往已久的歸宿。”沒有人可以憤怒一輩子,從叛逆少年到老來得子的父親,身份的轉變,也讓齊秦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小時候也做過很多很荒唐的事。但現在都已經50多歲了,對人生的看法已經更為清楚,就算前面有山擋著,你也能感覺得到山的后面是什么。對生命的見解,可能更遼闊一些,不會太拘泥于某些人或事。”3年前,齊秦有了心愛的女兒,今年6月,年輕的妻子又為他帶來小兒子。談及新生命帶來的感悟,齊秦說對自己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更篤定,也有了更清晰的努力方向。“家庭是最大的力量,我想對每個人都是一樣。”
如今已邁入“大叔級”的齊秦,常常遇到90后,甚至00后的“小朋友”說起自己的父母是他的歌迷,自己則聽著他的歌長大。“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意識到自己老了。倒是老了之后心態才好多了,不會那么‘近視’,看東西會用比較大的視野來看。”齊秦成名的年代,曾經占據流行音樂排行榜首數月的時間,后來新生代歌手不斷涌現,他從第1名掉到第3名,幾年之后甚至連前10名中也找不到齊秦的名字。“當時總覺得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掙扎了很久。慢慢隨著年紀的增長,我才慢慢覺得勝敗乃兵家常事,更何況這個并不是所謂的勝敗,這是自己的沙場,你自己經營的一片天地。只要覺得在這個天地里達到自己想要做的目標跟期待,那也就差不多了。”
2011年9月,齊秦因保健師為其拔火罐時不慎將酒精灑在身上,導致他背部、面部多處嚴重燒傷。回想那次意外,齊秦說這次“浴火重生”讓他對生命和生活有了更多體悟。“剛好在病床上也可以為自己忙碌的人生定位一下,要不是這個意外,會發現自己好像永遠停不下來。人生苦短,是因為怕完成不了自己的心愿嗎?倒不如說是這個世界有太多令人放不下的事。我想盡量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就是盡自己的能力,一直做到該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