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蕓
專家小傳
侯本祥,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主任,北京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第25個“全國愛牙日”的主題是“關愛老人,修復失牙”。但我們身邊,還有很多老人并沒有意識到,牙不好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65歲的張大爺就是這樣,最近一兩年,他經常胃疼,有時還覺得惡心、肚子脹氣、消化不良。到消化科看了好幾次,還做了胃鏡,只是發現有輕微的慢性胃炎。無奈之下,張大爺只能用“人老了腸胃不中用了”來安慰自己。直到有一次女兒無意間發現,張大爺每次刷牙都會出血,便建議他去看看牙。原來,張大爺的好幾顆牙齒已經有了明顯的松動,牙齦和牙周也有炎癥的表現,他的胃病,跟牙齒脫不了干系。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主任侯本祥教授告訴筆者,老年人的牙周組織萎縮,支持力減弱,很容易出現牙齒松動現象。一旦牙齒松動,必然造成咀嚼無力,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加重了胃腸負擔。時間一長,胃腸道的分泌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使消化能力降低,出現胃痛、腹痛、腹脹、惡心、消化不良、便秘等癥狀,影響全身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老年人覺得牙壞了是自然的“老掉牙”,就要拔掉,結果牙齒越拔越少,生活質量越來越差,健康也頻頻報警。其實,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根管治療等技術手段越來越成熟,許多看似“壞掉了”的牙齒,也能通過消炎、殺神經、根管填充等保留下來。因此,即便對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能保留的牙齒也最好盡量保留,通過積極治療,盡可能地保持牙齒功能。
生活中,預防感染、避免得牙周病是保護牙齒重要的一環。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最好堅持定期檢查口腔,每半年洗一次牙,清除牙石和牙菌斑。平時注意防止食物嵌塞在牙齒縫隙里,除了每天早晚刷牙,最好每吃一次飯刷一次牙,學會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少喝含碳酸的飲料、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