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
文/衣美霖
“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這句關于吃肉的飲食諺語在民間廣泛流傳。蒜有這么神奇的功效?吃肉時必須得吃蒜嗎?
有一種說法認為大蒜可以化解肉中的有害成分,轉化脂肪,促進其中蛋白質的吸收,因此吃肉時最好要吃蒜。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指出,這種說法是對大蒜功能的夸大和誤解。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及礦物質,但是大蒜并不含有促進這些營養素消化分解的成分。
不過,“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也并不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瘦肉還是我們獲取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而蒜可以提高肉中維生素B1的吸收率。維生素B1是最早被發現的B族維生素。它與神經系統的功能關系密切,一旦缺乏它,會令人情緒沮喪,思維遲鈍;嚴重缺乏時發生末梢神經炎,比如腳氣病,還會增加突發心臟病的風險。還有研究證明,補充維生素B1能改善產后抑郁癥。營養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居民對維生素B1的攝入越來越少。值得注意的是,它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特別短,很容易隨著糞便排出體外。而大蒜里面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當大蒜被碾碎之后,這兩種物質互相接觸,形成我們熟知的大蒜素。大蒜素能和肉中的維生素B1結合。這樣不但提高了維生素B1的吸收率,還使其溶于水的性質變為溶于脂的性質,從而延長了它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所以,更科學地講,“吃肉不吃蒜”意味著“維生素B1吸收少”。
除了促進維生素B1吸收外,大蒜素本身還具有降血脂、抗癌等功能,況且吃肉的時候吃點蒜,還能降低油膩感,所以建議大家,吃肉的時候,不妨嚼幾瓣蒜。需要提醒的是,大蒜最好生著吃,因為大蒜素遇熱會很快失去作用,而且太咸也會失效。不過值得強調的是:大蒜的辛辣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胃潰瘍、急慢性胃炎的患者最好不要吃。
腌酸菜 加片維C
文/盧大平
冬天一到,酸菜成了飯桌上的常見菜肴。酸菜清新爽口,但其中的致癌物亞硝酸鹽也一直讓人擔心。其實,腌制時放片維生素C,便可以減少亞硝酸鹽的生成,讓酸菜吃起來更安全。
蔬菜里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在某些細菌的作用下,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而維生素C是抑制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鹽的最有效物質之一。有人做實驗得出這樣的結論,1公斤菜中加入400毫克的維生素C,可以大大減少亞硝酸鹽的產生。這樣做還能防止酸菜發霉、長白毛。有一點需要提醒,腌制時,用涼開水將維生素C溶解,切忌用熱水,以免破壞維生素C,影響腌制效果。
腌酸菜要等氣候轉涼以后腌制,溫度在5-15℃為宜。溫度過高菜容易腐爛,溫度過低不利于發酵。具體做法是,挑選個大、心實的白菜,摘去老葉子和腐敗的幫子,洗干凈,從中間將白菜劈開成兩瓣,一層層轉圈擺實,每層適當放些鹽(放鹽量為4%)。然后把菜放入缸中,注意一定要壓實,菜與菜之間不留空隙,減少白菜和空氣的接觸,再倒進泡了維生素C的水,以浸過菜面為宜,最后把容器封實。
一般來說,腌制后的兩三天到十幾天之間,酸菜中亞硝酸鹽含量最多,到二十天之后含量就變得非常低,基本上對人體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