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飯、水也醉人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授 黃連珍
眾所周知,喝太多酒會醉,但你知道油、茶、飯和水也能“醉人”嗎?
醉油:很多主婦在為家人準備好一桌菜后,自己卻沒了胃口,甚至還會出現喉嚨發干、眼發脹、頭暈、胸悶的癥狀,經常有此不適者身體還會漸漸變胖,這些癥狀在醫學上稱為“醉油綜合征”。造成這種癥狀的主要原因是長期在廚房進行烹飪,吸入了過多油煙。要防止“醉油”的發生,首先應改變原有的烹飪方式,油溫不要過熱,多采用焯、煮、清燉等方法。其次,食用油時應選擇質量有保證、雜質少的油。最后,要做好廚房的通風工作,盡量選用一些科技含量較高、可徹底清除廚房油煙的設備。
醉茶:喝完濃茶或大量茶的人可能有過這樣的體驗,出現過敏、失眠、手足顫抖、四肢無力、想吐等癥狀,這其實就是“醉茶”了。引起此癥狀的罪魁禍首是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堿,它是一種興奮劑,攝入過多會對中樞神經造成強烈的刺激,從而導致“醉茶”。預防“醉茶”,要做到飲用清淡的茶水,一般茶與水的比例在1:50左右,同時最好不要空腹喝太多茶。如果出現“醉茶”,可通過喝糖水或吃甜點的方式進行緩解。
醉飯:很多人吃完飯后特別容易犯困,這就是“醉飯”的典型癥狀。原因在于,進食過多或過快的情況下,消化道血管突然過度擴張,大量血液涌入胃腸道,腦組織過度缺血,腦活動興奮性降低。俗話說“要想身體好,吃飯八分飽”,飲食需注意適量且不宜進食太快,盡量少食用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另外,建議用粗糧代替部分精白米面。
醉水:因為口渴一下子猛喝很多水,喝完水后,有時會出現腹部脹滿、手足顫抖、軟弱乏力等癥狀,甚至突然暈厥,這就是由于突然飲用大量水后發生的“醉水”。一旦突然攝入大量水,會造成體內的鉀、鈉電解質的不平衡,從而出現“醉水”的癥狀。建議大家要時刻注意補水,喝時不要過猛。正確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幾次咽下,這樣才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有效緩解口渴。
冬季吃鯽魚味美功效佳
文/盧旭佳
古有“秋鯉冬鯽”之說,說的就是冬季的鯽魚。冬天的鯽魚肉質較其他季節更為細嫩,營養更為豐富,適宜食用。明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贊美冬鯽曰:“冬月肉厚子多,其味尤美。”
鯽魚,肉味鮮美,營養全面,所含的蛋白質是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疾病病人的良好蛋白質來源。鯽魚有和中開胃、健脾利濕、活血通絡、溫中下氣的功效,對水腫、潰瘍、脾胃虛弱、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另外,也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虛弱者食用。
■ 海帶燜鯽魚
用料:鯽魚500克,海帶(鮮)100克,醋、白砂糖、料酒、香油各5克,醬油適量,大蔥、姜各3克。
做法:將鯽魚刮洗干凈;海帶用溫水泡好洗凈,切寬條。將魚、海帶和調料都放入鍋內,加清水,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燜燒至熟透,汁干即可。
功效:海帶配鯽魚,提供優質蛋白質和鈣、鐵、鋅、碘等礦物質及微量元素。
■ 鯽魚豆腐湯
用料:鯽魚、豆腐各400克,黃酒15克,精鹽、味精各2克,蔥3克,姜15克,水淀粉少許,色拉油適量。
做法:豆腐切片用鹽水漬5分鐘。鯽魚抹上黃酒,用鹽漬10分鐘。油加熱,爆香姜片,將魚煎黃,加適量水,小火25分鐘,再投入豆腐片,調味后水淀粉勾薄芡。
功效:鯽魚豆腐湯是冬季鯽魚的最佳吃法之一,產婦食用可通乳。
■ 韭菜鯽魚湯
用料:鯽魚200克,韭菜30克,醬油1克,鹽1克。
做法:魚去腸雜及鱗,洗凈;納入韭菜裝滿,放入蓋碗內,加醬油、鹽,蓋上蓋,蒸半小時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用于內外痔瘡、痔漏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