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護理注意五誤區
文/欣然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美麗的展示。所以眼部護理對女人來說非常重要,誰也不希望美麗的雙眼被魚尾紋、眼袋、黑眼圈所“抹殺”。平時護理眼睛要多加注意,如果護理得不當的話,是很可能損傷眼部肌膚的。所以誤區一定要避免。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眼部護理的五個誤區,千萬別踏入。
誤區一:面霜當做眼霜用
許多人在肌膚保養的時候,眼部和面部就用一瓶面霜搞定,其實眼周肌膚和其他肌膚是不同的,眼周肌膚的皮膚腺分布最少,需要分子小滲透性佳的成分才能滲透。而一般面霜主要作用于肌膚表面的防護,眼部肌膚無法吸收。
誤區二:錯誤選擇眼部保養產品
眼霜是保養眼部肌膚的主要武器,武器選擇錯誤,眼部肌膚保養之戰自然會失敗。許多年輕女性選擇過于營養的眼部保養品,造成脂肪粒的產生;而熟齡肌膚卻使用質地輕薄的產品,眼部肌膚完全吃不飽。正確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眼部保養品,是眼部保養的第一步。
誤區三:眼部保養下手過重
在涂抹眼霜時,要采取正確的按摩方式促進眼霜的吸收和眼部肌膚的提拉緊致,但是很多女性下手過重,造成眼部肌膚的無辜拉扯,這對眼部肌膚可是重大的傷害。輕輕的溫柔呵護,才是最適合眼部保養的方式。
誤區四:誤把眼部精華當眼霜
許多很好的眼部精華都被扣上了“不保濕”、“沒效果”的大帽子,真是為它們感到冤枉啊,其實它們只是眼部精華,就像面部精華一樣,只是強效的營養劑,需要配合其他面霜乳液共同起作用。
誤區五:眼部護理日夜不區分
眼部護理在白天和夜晚的重點可是大不相同。白天重點保濕防護,晚上強調修復重生。日夜保養不停頓才能讓眼部肌膚永遠保持最佳狀態,而不是一瓶抹到底的錯誤護理方法。
專家教大家掌握正確的眼部按摩方法:
步驟1:把中指及無名指輕放于上眼皮處,輕輕由鼻子部位滑至太陽穴,揉按太陽穴,共做三次。
步驟2:重復以上步驟,再以拉的方式做兩次,然后將中指及無名指換到下眼皮,重復動作,共做兩次。
步驟3:利用眼霜,點于眼部四周,重復所有步驟的動作,改以按壓的方法做三次即可。
手機輻射影響健康?
文/大洋
法國國家衛生安全署2011年設立由16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查閱2009年以來300多項科學研究報告,就“無線電頻率與健康”撰寫相關評估報告。
按這一法國權威機構的說法,由于“無法證明”這些產品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有“影響”,沒有理由修改現行相關法律。
衛生安全署在一篇新聞稿中說,實驗室測試的一些證據顯示,電磁輻射對人或動物的細胞產生可逆的“生物效應”,而這些“生物效應”日常生活中也會產生。
“衛生安全署專家無法在這些細胞的‘生物效應……與任何可能導致的健康影響之間建立因果關系。”
這一法國機構提及,一些科學研究表明,就長期而言,“頻繁”使用手機可能提高患腦瘤的風險。衛生安全署風險評估部門主管多米尼克·貢貝爾說,“頻繁”是指一天中使用手機通話超過40分鐘。
限制人們與電磁輻射接觸
不過,鑒于就手機等設備電磁輻射的現有研究尚不足,以及新技術引發的新趨勢,衛生安全署仍然提出限制人們與電磁輻射的接觸。
衛生安全署認定,現階段缺乏針對人體和動物的研究數據以及對2G、3G和4G通信網絡對人體潛在影響的研究數據,無法評估電磁輻射產生的影響。
這一機構還提及近來的新趨勢,即戶外和室內涉及電磁輻射的應用品激增,導致人們承受更多這類輻射。
衛生安全署提醒,盡管現在已經確定手機是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電磁輻射源,但仍然需要進一步調研環境中的電磁輻射。
兒童更要減少使用手機
衛生安全署提出多項具體建議,提醒民眾盡可能少地暴露在電磁輻射下,尤其針對“兒童和頻繁使用手機者”。
這些建議包括,頻繁通話時盡可能使用“免手持”工具,兒童則更要減少使用手機的頻率。
另外,購買手機時,可以選擇比吸收率低的手機。
比吸收率反映人體暴露于電磁輻射下身體吸收輻射量的水平。根據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制定的標準,手機輻射的比吸收率最高限值為2瓦特/千克。
衛生安全署提醒,除手機外,無繩電話和筆記本電腦等用品同樣會產生電磁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