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感冒后,有人會通過泡熱水澡、喝熱湯等讓自己發汗,有的人則大把吃藥,甚至不惜打針輸液,就為了能快點擺脫感冒煩惱。這些人們自以為有效的方式應對感冒是否真的管用?還是其中存在著某些錯誤認識呢?
感冒后盲目忌口 感冒后會使人食欲減退,而流涕、咳嗽、發熱等癥狀都會增加機體能量的消耗,如果不能通過加強營養及時補充能量,就會延長病程。因此在患感冒后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口味宜清淡,適當多攝取一些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瘦肉、魚類、雞蛋、蔬菜、水果等。
捂一身大汗可以好 這只是一種假象,因為出汗后身體似乎輕松一些,但并不能縮短病程,更不能痊愈。人患感冒時進食減少,體質較弱,如果大量出汗極易引起脫水和虛脫,使得抵抗力降低,病情進一步加重。
普通感冒可以扛過去 普通感冒需要積極及時對癥治療,如果處理不當,可引發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如心血管系統方面: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呼吸系統方面:急性支氣管炎、慢支急性發作、肺炎;血液系統方面:粒細胞減少癥;泌尿系統方面:急性腎小球腎炎;耳鼻喉:中耳炎、鼻竇炎、咽炎等,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甚至會威脅人的生命。
帶病堅持工作 醫學實踐證明,當睡眠減少、勞累過度、寒冷刺激時,人體的抵抗力下降,細菌和病毒便乘虛而入,誘發疾病。特別是感冒后不注意休息,病原體就易侵入身體其他部位,繼發感染引起化膿性扁桃體炎、化膿性鼻竇炎、細菌性支氣管炎,個別患者還可能轉為肺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疾病。
吃藥越多,好的越快 患感冒后同時使用抗生素、解熱鎮痛藥、中成藥、維生素等多種藥物,以為藥用得越多感冒便好得越快。普通感冒多數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抗生素不僅對病毒無效,而且還可能由于濫用出現藥物的不良反應。
感冒藥都可以用 事實上市場上感冒藥琳瑯滿目,多數為復方組份,其所含成分和劑量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成分解決不同的感冒癥狀。不同感冒癥狀應該針對性的選用對應有效成分的感冒藥,而不應該隨意用一種,也不要隨意增加感冒藥物的劑量和療程。治療感冒的藥物大部分都含有解熱鎮痛藥,如果服用種類混雜,有可能導致藥物過量。
感冒藥、中藥都是安全的 事實上感冒藥使用不當會引起不良反應,甚至死亡。特別是抗感冒中藥注射劑,其安全性更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