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多的人腦袋大
文/荊璐
腦袋尺寸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社交狀況。據《赫芬頓郵報》近日報道,在美國神經科學學會上發布的一項小型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朋友圈越大,其腦部某些區域的尺寸也越大。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8位參與者進行了腦部掃描,同時也詢問并記錄了這些人在過去一個月中聯系過的朋友數量,以作為衡量他們社交網絡大小的指標。事實證明,參與者的社交網絡大小與他們某些大腦部位的尺寸,以及大腦部位之間的連通性有著微妙的聯系。具體來說,擁有更廣泛社交網絡的人,其大腦某些區域的腦灰質尺寸越大,腦部區域之間的連通性也越多。受影響最明顯的兩個腦部區域分別為:前扣帶腦皮質和側前額葉皮質。
早在1992年,英國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曾針對靈長類動物發表過類似理論。他發現,新大腦皮層尺寸占整個大腦的比例隨著靈長類動物的社交群體增大而增大。例如,絹毛猴的新大腦皮層比例是2.3,平均擁有5個社交成員;而獼猴的新大腦皮層比例是3.8,社交成員平均數量多達40位。
不過,研究者強調,目前僅確定的是兩者之間存在聯系。但擁有一個更大的社交網絡是否會對人的大腦產生影響;腦部某些區域尺寸更大、連通性更強的人,是否更善于處理龐大的社交網絡;這些還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一杯咖啡興奮6小時
文/陳宗倫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咖啡因的刺激作用可持續6個小時。下午5點之后喝咖啡容易導致夜間睡眠減少1小時。因為喝咖啡時間較晚,容易導致夜間睡眠紊亂,睡眠時間縮短和睡眠質量下降。
新研究中,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克里斯托弗·德萊克及其同事對12名參試者的睡眠習慣進行了研究,讓他們服用400毫克咖啡因(相當于2-3杯咖啡)。在為期4天的試驗中,參試者每天分別于睡前6小時、3小時和關燈睡覺前服用咖啡因片劑,其中一次為安慰劑。結果發現,下午5點之后喝一大杯濃咖啡就可能導致夜間輾轉難眠,白天昏昏欲睡,即使在睡前6小時喝兩三杯咖啡也可能會導致睡眠時間減少1小時。
德萊克教授分析指出,很多人都知道睡前喝咖啡會導致興奮難以入睡,但“下午喝咖啡也會導致夜間睡眠紊亂”這一事實卻鮮為人知。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專家薩夫萬·巴德爾博士表示,睡眠專家一直懷疑咖啡因攝入后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干擾睡眠,這項新研究為睡眠專家的假說提供了客觀的證據,也進一步佐證了“下午和晚上不攝入咖啡因飲料更有益睡眠”的健康建議。
好動的女孩成績好
文/王濱
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近期報道,小學生每天參加運動,更易提高成績,在女孩子身上,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這項來自英國的研究,對5000名11歲左右的小學生進行了3-7天的學習生活調查。研究人員將孩子們的體育運動級別和他們的英語、數學和科學成績進行比較,發現體育運動越多的孩子在考試中的表現更優異。特別是經常參加運動的女孩子,科技課的得分就越高。
研究者稱,孩子們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確實有可能提高成績,但這不代表只要運動就一定能提高成績,還要根據孩子的具體狀況來分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