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曉


又是一年新春到,同學們對嶄新的2014年有什么期望呢?我來猜猜:個子長高點?學習更好點?身體更棒點?哦,對了,暑假如果能去青奧會現場看比賽就更好啦!新的一年總是承載著大家滿滿的信心和希望,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在各方面都有進步,就像即將參加青奧會的運動員一樣,向冠軍沖刺。所以,今年的“字詞尋趣”,我們就從讓人振奮的“冠”字開始吧。
“冠”在古代是人們戴在頭上的飾物,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帽子。考考你們,知道“弱冠之年”是指多少歲嗎?
弱冠,這個詞來源于
古代的一種禮俗,即“冠禮”。古代的男子長到二十歲,家人就會為他舉行冠禮。在冠禮上,男子的頭發盤成發髻,由指定的貴賓為他戴上帽子。冠禮是十分講究和重要的,這代表著男子從此長大成人,該擔負起一定的責任啦。
這么說來,“冠”的意義還真非同一般,所以“冠”字作為動詞來講,有“超出眾人,位居第一”的含義,如“冠首”“冠絕”,還有我們更常用到的“冠軍”。
“冠”帶給人榮譽感,明明同學說了:“今年我要去青奧會賽場,親眼看看選手掛冠!”這是個好想法,不過等等,掛冠?這個詞很多人理所當然地理解成“奪冠”的意思,其實不然。我們來了解一下“掛冠”的來歷——
西漢末年,王莽想要篡奪王位,很多人成了他篡位路上的絆腳石,因而慘遭毒手。一個叫逢萌的人因為兒子被王莽所殺,而對黑暗的現實失望透頂,他決心遠離紛爭,帶著家人遠走他鄉去避禍。于是,他把自己的官帽解了下來,掛在了都城的大門上。從此,“掛冠”一詞就代表辭官回家。
看來,青奧會的運動健兒們可不能在辛苦拼搏后“掛冠”呀,他們需要的是一頂“桂冠”!說到桂冠,在西方國家,很早就有對才華杰出者授予桂冠的風俗。用月桂樹的枝條做成花冠戴在頭上,想想就很美,其實“桂冠”這個詞的背后還有個凄美的傳說——
頑皮的小愛神丘比特由于遭到阿波羅的嘲笑,決心向阿波羅展示一下自己弓箭的威力。他將一支鉛頭小箭向河神的女兒達芙妮射去,然后,他又取出一支金箭,射中了阿波羅。
中了金箭的阿波羅立刻愛上了達芙妮,中了鉛箭的達芙妮卻厭惡阿波羅的愛慕。為了躲避阿波羅,達芙妮只好向父親求助。她的河神父親將她變成了一棵月桂樹,身體成為了樹干,雙臂變成樹枝,金發伸展成為樹葉,雙足生出了根須。
見到達芙妮成了月桂樹,傷心的阿波羅哀嘆連連,從此他便尊月桂樹為圣樹,并把它作為一種對榮譽與威望的獎勵。
出現了這么多帶“冠”的詞,可別忘了,“冠”是個多音字。挑戰一下,給下面詞語中的“冠”注音吧。
弱冠( ) 冠( )禮 衣冠( )
樹冠( ) 雞冠( )花
沐猴而冠( ) 怒發沖冠( )
“冠”字背后的意思和故事真不少,同學們可不能張“冠”李戴。新的一年,也希望大家努力學習,積極鍛煉身體,定下目標,早日摘取你們的新年第一“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