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王子熙據香港媒體報道,近日東莞政府大力掃黃,不少內地性工作者為避風頭,紛紛逃至香港“搶生意”。日前恰好一部講述香港妓女故事的港產片《金雞SSS》上映。連串事件令香港的色情服務業引發外界關注。香港在開埠初年,曾雷厲風行禁娼,驅逐娼妓出境。后來部分娼妓潛回,無法杜絕,港英政府于是開征妓捐,從1879年起,娼妓可納稅領牌公開賣淫,即為公娼制度。但到了1935年,香港又開始實行禁娼。不過時至今日,香港的賣淫問題仍未能根絕。香港政府沒有正式的性工作者人數統計,但據關注性工作者組織“紫藤”估計,目前香港大約有20萬名性工作者,這還不包括那些從內地、東南亞國家等來香港從事性工作的人。其中,不少性工作者選擇在卡拉OK、夜總會、指壓中心、按摩院和桑拿浴場等活動。上世紀60年代越戰時期,美軍把香港當成一個休假地區,位于灣仔區的駱克道酒吧林立,色情服務業也應運而生。而旺角砵蘭街在全盛時期,該地區的一個臨時熟食市場,每晚坐滿約200名妓女、馬夫,人稱“旺角人肉市場”。2002年,油尖旺區以環境衛生問題清拆“旺角人肉市場”,加上警方近年大力掃黃,旺角豉油街、上海街、長沙街、新填地街及砵蘭街組成的“紅燈區”也逐漸沒落。許多香港性工作者近年轉到一些偏遠地區如佐敦道廟街或深水埗鴨寮街一帶,一些持有旅游簽證的內地女性也加入其中。據香港《太陽報》報道,2004年,警方曾研究過在香港設立“紅燈區”的可行性。當時的依據是,在荷蘭及新加坡等設有“紅燈區”的國家,娼妓可合法做生意,政府除向娼妓征稅外,也避免了娼妓在街上拉客,騷擾市民,而嫖妓感染性病的比例也維持在低水平。有關建議在香港引發極大爭議,尤其是“紅燈區”選址是棘手問題,因為“沒人愿住紅燈區附近”。最后這一提議不了了之。香港色情業中有一種獨特現象,即俗稱的“一樓鳳”,通常是指在一棟樓里,被稱為“鳳姐”的女子自己租房,公開接客,客人以中下層人士為主。據“紫藤”統計,香港現在約有2000名這樣的女性。這種現象給警方掃黃取證增加了難度,因為香港定罪只認證據和法律,要檢控涉案人往往很費事。按現行的《刑事罪行條例》,只有控制他人賣淫、導致賣淫、依靠他人賣淫的收入為生、經營賣淫場所、出租住所作賣淫場等才屬刑事罪行。有時香港警方不得不采取“放蛇”手法,派男警察假扮客人,付錢給賣淫者,只要對方收下紙幣,便留下指紋證據。▲
環球時報201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