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河,趙 軍,林 爽
(1.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重慶測繪院,重慶 400014)
地籍調查包括土地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1],其主要任務是查清土地權屬、界址、面積、用途和位置等,形成數據、圖件、表冊等調查資料,為土地注冊登記、核發證書、數據庫建設及后期維護提供依據[2,3]。本文以江西地籍調查為例,介紹權屬調查的內容和步驟,以及信息化處理在權屬調查中的應用。
在地籍調查的生產實踐中合理安排地籍測量和權屬調查的順序,能大大提高作業效率。本文采用先地籍測量再權屬調查的順序。權屬調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組織準備。為了保證調查工作順利進行,需提前設計好調查路線,準備好相關工具,并根據調查進度提前與當地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門溝通。
2)實地調查核實。實地調查主要包括利用合格的地形圖進行宗地權屬狀況調查和界址調查,填寫調查表格。調查表格根據后期軟件按需選填,預編宗地號、核對戶主名是后期軟件鏈接的依據。
3)權屬線繪制和屬性錄入。根據地籍測量和實地調查丈量的數據繪制權屬線,在圖形上標注預編宗地號和權利人;錄入權屬線屬性信息,預編宗地號作為標識。
4)地籍號和界址點編號。地籍號分為4級,即區(縣)—街道(鄉、鎮)—街坊(村)—宗地。宗地號編號遵從在街坊(村)范圍內,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編號,采用簡略編號,可漏不重。界址點則從宗地的左上角起始,順時針方向進行編號,并保證界址點編號在地籍子區范圍內唯一。
5)編制宗地圖。宗地圖土地證書和宗地檔案的附圖,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點、界址線和相鄰關系的重要圖件,因此宗地圖制作是權屬調查的重要環節。宗地整飾嚴格按照地籍調查規程,格式有嚴格控制,因此編寫對應的工具可以提高作業效率。
6)數據庫創建。數據庫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宗地統一代碼數據、土地權屬數據、土地利用數據、土地登記數據、柵格數據、元數據、表格、文本等數據。
7)權屬調查成果驗收。
8)權屬資料成果歸檔。在地籍調查結束后,按紙質資料和電子資料對成果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并移交。
數據庫是整個權屬調查的核心,作業人員進行繪制圖形和錄入屬性時,能方便寫入數據庫,同時可以利用創建的數據庫生成圖飾和報表資料等,實現屬性數據“一次錄入,多次使用”[4]。軟件需滿足以下需求。
1)從工序分工、操作方便、地籍子區統一出發,將權屬線繪制和屬性錄入分開進行。需要編寫對應的檢查功能,準確地將權屬線和對應屬性進行匹配,對權屬線的空間錯誤、屬性錄入錯誤、權屬線與屬性是否匹配進行檢查。
2)在實際生產中,經常會進行批量編號后的宗地和界址點編輯,因此軟件應能滿足宗地和界址點編號更新的需求。
3)宗地的切割與整飾。宗地圖制作在權屬調查中是一個精度要求高又復雜的工作,需要根據宗地面積大小,生成不同比例尺宗地圖。同時對宗地圖圖廓、內容和格式也有嚴格要求,需要開發宗地整飾工具,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干預,提高生產效率。
4)報表生成。能實現一個數據庫多次使用,在生成報表時,自動讀取數據庫,并批量打印。
權屬調查軟件采用了多種方式綜合開發,主要包括:基于AutoCAD的VBA語言開發權屬線繪制、屬性錄入、質量檢查、宗地切割整飾等功能軟件;在VS2010環境下開發表格輸出打印軟件。圖1為軟件設計示意圖。
權屬調查的文件以街坊(村)為單位存放。與圖形文件關聯的數據庫的數據量相對較小,因此采用Access支持的mdb格式數據庫存儲屬性信息,屬性信息與圖形通過唯一預編宗地號關聯。數據庫結構包括:軟件設置信息表,對宗地計算獲取屬性信息表,手工錄入的宗地權屬、四至等信息表,用于生成地籍調查表、登記申請表、土地證和歸戶卡等表格(證書)的信息表。

圖1 權屬調查內業程序設計
1)圖形與屬性的自動掛接。內業處理主要包括屬性錄入和圖形錄入,屬性錄入采用Excel表格,一行信息記錄一宗地所有調查屬性,對固定選項采用下拉列表框選擇的方式;權屬線利用CAD進行繪制,新建預編宗地號和權利人圖層,程序自動將落入該宗地的預編宗地號和權利人作為擴展屬性寫入圖形中。
2)數據質量檢查。對繪制圖形的空間錯誤進行檢查,如圖形的相交、重復節點、宗地間節點距離小于容差范圍、相鄰宗地公共邊是否保持節點數目和位置相同、錄入屬性和繪制圖形是否重復、屬性和圖形是否正確匹配等。
3)宗地號和界址點號的批量生成。宗地號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生成;界址點編號從宗地左上角開始順時針編號。宗地號和界址點號在地籍子區內唯一。
4)宗地圖制作。以宗地為單位進行切割,對切割后的宗地添加圖廓,并進行圖形和注記樣式的修改,制作不同比例尺的宗地圖。編寫宗地整飾工具對縮短工期至關重要。
5)報表自動輸出。權屬調查中采用先錄入權屬線屬性信息,再輸出報表。其優點是,權屬線屬性錄入更加便捷,一次錄入可以多次調用,避免了人工填寫容易出錯的情況。從數據庫中提取生成文檔所需要的空間和屬性信息,制作相關表格,保證了調查表與宗地圖及地籍圖中相同內容的一致性。圖2為報表輸出軟件的處理界面。

圖2 報表輸出模塊
1)信息錄入方式不同。傳統軟件信息錄入采用對話框方式,每一宗地的信息都需要輸入。當宗地有諸多信息相同或類似時,對話框不帶自動記憶功能,會花費掉許多時間在輸入信息上。
2)界址點順序。根據要求,界址點點號以一個地籍子區為單位,按從北到南、由西向東的順序進行編排。在傳統軟件中無法實現一個地籍子區按從北到南、由西向東的順序統一編排。
3)利于質量控制。使用EXCEL進行信息錄入,錄入方便,易于轉換,且能隨時檢查作業員權屬調查信息的正確性。
4)利于后期地籍檔案管理數字化。利用調查資料和測繪資料,生成各種成果,同時轉成PDF格式,避免再次掃描入庫。
[1]TD/T 1001-2012.地籍調查規程[S].
[2]伍洪波,馬培果,劉平利.地籍調查工作的方法研究[J].科技資訊,2011(27):34
[3]萬敏,王積森.城鎮地籍權屬調查的方法[J].江西測繪,2008,72(1):14-16
[4]閻鳳霞,左志進.數字化地籍調查與測繪方法[J].地理空間信息,2010,8(1):133-135
[5]李銀實.關于地籍檔案數字化的實踐與幾點思考[J].中國市場,2010(49):98-100
[6]張天山,朱亞財.地籍調查成果檢查驗收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8,31(4):225-226
[7]譚紅霞.建立城鎮地籍信息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2,35(9):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