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針對該公司的廢水水質、水量特點,介紹了該公司相配套的污水處理工藝及主要設備構筑物特點,經過處理,使其水質達到了國家標準要求。
關鍵詞:葡萄酒;濃縮果汁;污水;處理工藝
該公司年產干紅干白葡萄酒5000t/a,葡萄蒸餾酒5000t/a,濃縮果汁5760t/a,該項目每年的8月至9月為葡萄榨汁期生產期為60天,果汁年生產時間為240天,果汁日產量為24t,項目榨期排放廢水量為200m3/d,廢水主要來源于榨汁設備清洗水、地面清洗水、循環冷卻排水,非榨期廢水排放量為355m3/d,廢水主要來源于洗果水、設備清洗、工藝廢水、氣調保鮮庫排水,項目污水的水質、水量隨季節變化較大。
1 廢水特征
該廠最大日產生廢水355m3/d,廢水水質見表1。
表1 廢水水質一覽表
本項目廢水主要來自設備、管道內部清洗過程中,其主要成分為糖、蛋白質等有機污染物,BOD/COD在0.5左右,其污水特點是污染物濃度高,易于生化降解,并且氮磷含量較低,本項目在采取了多種節水措施后,日最大排水量為355m3/d,經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三級排放標準后排往園區下水管網,最終流向本市污水處理廠。
2 廢水處理工藝選擇
本項目最大日污水量約為355m3/d,為滿足污水處理要求,擬建一座日處理規模為400m3/d污水處理站。參照《釀造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軟飲料制造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推薦采用“UASB+接觸氧化”的處理工藝。
3 廢水處理工藝簡介
廢水首先經粗格柵去除雜質后進入集水井在此平衡水質水量,再經細格柵去除細小雜質進入氣浮池。氣浮池出水進入UASB反應器,通過先進的補水系統和池底設置的潛水推流器,使污泥菌不會沉淀而降低其活化性,并運用固、液、氣三相分離器,使反應器中的絮凝狀污泥在水力、氣力的綜合作用下,形成0.5~5mm直徑的生物顆粒。該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不會輕易流失,活性高。好氧段采用傳統的接觸氧化法,具有系統運行穩定、維修方便、技術成熟等優點。出水經沉淀后排入園區下水管網,最終排入到本市污水處理廠。
4 主要構筑物說明
(1)調節池:由于本項目廢水水質不穩定,水質波動均較大,為了降低生化處理單元的沖擊負荷,保證生化工藝正常運行。(2)集水井:集水井內設有2臺潛污泵,將污水提升至調節池內。(3)氣浮池:通過機械方法產生大量微氣泡,粘附水中懸浮物,在水中上浮完成固液分離。(4)UASB:厭氧微生物對水中大量可降解有機物進行消化反應,同時產生沼氣。(5)好氧池:UASB的出水自流至好氧池,好氧池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6)二沉池:二沉池主要起泥水分離的作用。
5 污水處理效果
本項目污水處理站設計最大處理水量為400m3/d,水質及處理效果見表3。
表3 污水站污水處理效果估算表 單位:mg/L
根據表3的估算,本項目產生的污水經該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各項出水指標均可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表4中三級排放標準。
6 類似項目污水處理工藝
(1)煙臺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
煙臺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年加工蘋果濃縮汁2.5萬t/a,污水處理設施規模為500m3/d,污水處理工藝采用“UASB+活性污泥”工藝,采用該工藝處理后其出水水質可達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表1中B級標準,污水處理站進水水質見表4。
表4 煙臺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站進出水水質 單位mg/L
(2)徐州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
該公司年生產3.5萬t蘋果汁,其廢水產生量為2000m3/d,其污水處理站采用“IC反應器+厭氧沉淀+好氧池”工藝,豐縣監測站2010年至2012年對該公司的出水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顯示該污水站出水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一級標準。
根據以上工藝示例,該處理方法為目前有機廢水處理工藝中最為成熟和經濟的處理工藝,該工藝對COD、BOD5的去除效率較高,且本項目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強,因此本評價認為該工藝適合于本項目廢水處理,采用本套污水處理工藝本項目只需達到GB8978-1996表4中三級排放標準即可,建設方可在設計中通過控制工藝條件參數等條件控制出水水質,減少運行費用及成本。采用該污水處理工藝實現廢水達標排放時可行的。
7 污水站投資及經濟效益分析
本項目土建投資約220萬元,設備投資約110萬元,設計調試費約5萬元,污水處理站總投資約335萬元,運行費用參考同類型污水處理站約為2.2元/m3,全廠年COD削減量為122.2t。
8 結束語
采用上述工藝處理葡萄酒及濃縮果汁廢水,處理后的水質達到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三級標準,項目建成后全廠COD削減量為193t/a,該污水處理站的建設可使項目區的水環境得到相應改善。
參考文獻
[1]嚴煦世,范瑾初.給水工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2]侯立安,郭珍珍,左莉.小型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及裝置[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