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楊成鵬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的電力需求也在大幅度的提高,電力工程項目的快速增長對我們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何有效、有序、有組織地對電力工程項目全生命過程的信息資源進行管理,是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環節。文章主要介紹了通過信息化建設強化農村電網工程全過程管控,針對工程各個環節提出明確要求和細節控制,從而優化經濟資源與管理資源的配置,規范業務操作,減少工作誤差。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農村電網工程管控的集約化、精益化管理提升。
關鍵詞:農村電網工程;項目工程全過程管控;全生命周期細節要求;數據橫向集成縱向貫通;工程資源優化配置
引言
電力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承擔著保障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電力工程建設都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電力工程項目投資大,任務緊迫,環境復雜,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應用,對項目質量、工期、安全、投資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應當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制度、方法和手段,實現項目管理的現代化,促進工程建設規范有序、優質高效、安全可靠的進行。信息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對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電力企業農村電網工程項目規模小,但數量大,施工過程繁雜,涉及多個業務部門,目標控制的難度大。如果管理上缺乏標準化的流程控制,勢必導致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化手段的介入也迫在眉睫,管理信息化帶來的運營規范化、業務流程化、標準化,可以加強內控,優化資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1 概述
國家電網公司緊緊圍繞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和小城鎮建設等中心工作,以加快建設具有堅強、智能特征的結構合理、技術實用、供電質量高、電能損耗低的新型農網為目標,進一步擴大電網改造面和供電覆蓋面,著力解決縣域電網薄弱問題,解決農村供電設施超載、過載、供電“卡脖子”“低電壓”等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用電的突出問題,更好地滿足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用電。
通過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國家電網公司將初步建成以110千伏(66千伏)和35千伏電壓等級為骨干網架、10千伏及380伏以下網絡協調發展的農村電網,農網供電可靠率將達到99.73%;農網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8.45%;農村電網綜合線損率平均達到6.5%以下,更好地滿足農村各類客戶的用電需求。
農村電網電力工程通過管理系統可以對工程項目全過程信息實現有效的監控和調度。規范了項目管理流程和業務操作,使工程項目管理過程處于可控、在控、能控狀態,減少了風險。實現了業務數據的橫向集成,縱向貫通,保證了項目數據實時性、透明性、唯一性和準確性,為管理者提供了提供多層決策依據。
2 項目建設內容及目標
項目的建立基于近年來廣泛開展的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作,以信息化手段實現農村電網規范化、標準化、電子化和智能化管控,強化農網工程項目規劃、招標、概預算、計劃、合同、進度、竣工結算的全過程管控。具體有以下創新點:
(1)實現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促進了管理工作高效、快捷、實時、方便。(2)實現工程項目規劃、招標、概預算、計劃、合同、進度、竣工結算的全過程管理,實現有效的監控和調度(3)規范項目管理流程和業務操作,使工程項目管理過程處于可控、在控、能控狀態,減少風險。(4)實現了業務數據的橫向集成,縱向貫通,保證了項目數據實時性、透明性、唯一性和準確性,為管理者提供了提供多層決策依據。(5)自動預結算,竣工資料的自動形成,減輕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項目建設重點內容
3.1 建立農村電網工程全生命周期管控
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針對工程項目管理中規劃、計劃、立項、設計、預算、物資、合同、進度、質量、驗收、結算、資料歸檔等工程管控全生命周期各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對工作全過程的標準化、流程化、規范化、精細化、集約化管理。
3.2 實現農村電網工程電子化、流程化管理
建立農村電網工程管控一體化電子流程,并形成開發性、可擴展的圖形化流程配置平臺,使得一體化流程和各環節子流程可靈活配置擴展。規范農村電網工程項目管理流程和業務操作,使工程項目管理過程處于可控、在控、能控狀態,減少風險。
3.3 形成數據橫向集成、業務縱向貫通交互體系
農村電網工程管理與現有多個信息平臺發生業務聯系,相關工程數據、人員、經費、工程進度、圖紙資料、設備信息等數據可從項目信息平臺中獲取,項目以SOA框架為基礎提供數據接口平臺,符合SG186信息系統工程規范,構建了能夠與已經建設的信息平臺實現數據橫向集成,并根據實際業務需求進行業務縱向貫通的智能交互體系。
3.4 多樣化統計分析為各級人員提供決策支持
項目通過收集自身管理的農網工程全過程各環節數據、各信息平臺相關數據以及使用者提供的其他錄入數據,形成工程周報、開工情況報表投資計劃執行情況報表、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報表、工程投資進度匯總表等多種報表,各階段時間查詢、工程進度查詢、全過程進度情況一覽等統計數據,為各級管理人員、日常工作使用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農網工程管控支持,為工程管理輔助決策提供科學、合理、全面、規范的數據支撐。
4 項目難點及解決思路
本項目的難點主要是對現有農村電網工程管理業務的全面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運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合理、高效的解決方面。主要難點集中在業務分析,尤其是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的提出和“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完成情況下的農網工程管控新局面和工程管控全過程電子流程的構建兩方面。
4.1 農村電網工程管理業務全面理解和信息化建設
農網改造,是近年來我國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抓手,在應對金融危機沖擊時尤其明顯。國家電網公司緊緊圍繞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和小城鎮建設等中心工作,進一步擴大電網改造面和供電覆蓋面,更好地滿足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用電。隨著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的逐步開展,農村電網工程管理業務也有了新的調整,項目的良好建設應用離不開對業務的全面理解,我公司將通過建立合理的組織構架,充實業務梳理分析能力,將新形勢下的農網工程管理業務吃透、摸準,并將業務管理內容信息化、坐實項目前期調研及需求分析,及時開會研討業務方向及信息化建設內容,保障項目業務無偏差、信息管理合理、高效。
4.2 工程管控全過程電子流程平臺的構建
工程管控全過程各環節的準確掌握和管控是項目研發的另一個難點,項目全過程的合理控制、流轉、各環節子流程的時效管控、工作內容智能分析預警、工程投資情況自動匯總預決算等要點需充分體現。項目將通過構建開放性、可擴展和圖形配置的電自流程平臺實現對全過程的信息化管控。
5 結束語
項目的建設完成并正式運行為近年來農村電網的升級改造工程的不斷擴展,隨之而來的工程管控管理需求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了農村電網規范化、標準化、電子化和智能化管控,強化了農網工程項目規劃、招標、概預算、計劃、合同、進度、竣工結算的全過程管控。并基于農村電網工程全過程數據運用數據挖掘,實現農網工程高級匯總、分類、聚合和歸納總結。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鍛煉并培養了一支技術扎實、能力突出、責任心強的技術隊伍,為項目的進一步深化應用,將為電力企業農村電網工程管控提供更加優越、有效和有力的管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