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海
摘 要:對于水稻生產來講,施肥是其中很關鍵的一個步驟。文章結合了當前水稻種植過程中的一些情況,講述了施肥相關的知識,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水稻種植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水稻;施肥;技術
在了解了一些農技推廣機構獲取的信息之后,結合當前的種植情況,總結了施肥時期容易存在的問題,而且指出了幾點應對方法。
1 掌控好配方,確保營養合理
要想確保水稻的長勢良好就要保證它所需的營養充足,一般來說它所需的元素有十幾種,如果其中的一種過少的話就會影響到生長,所以,要確保這種元素均衡。最近幾年,磷肥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青睞,此時很多區域不再使用有機肥,這就導致了營養不均,出現了僵苗等問題,進而使得產量下降,品質不好。此處講到的配方施肥具體的說是結合植被的所需肥料特點以及生長規律等,在使用農肥的前提下,確保各項元素均衡使用。
1.1 將有機肥和無機肥協調到一起應用
如果在水稻生長的時候單純的使用化肥的話,就會導致土板結,養分太差,進而影響到其長勢。適當的使用有機肥不僅僅可以提升有機質的比例,還能夠改善它的通透能力,進而起到提升產量的意義。通過分析具體情況我們得知,采用有機肥25.0%~30.0%、化肥70.0%~75.0%的有機、無機肥比例能使土壤有一個良好的養分供應系統,對于植被的生長來講很有益處。而且要合理的使用當前就有的肥料,像是秸稈,通過秸稈還田等方法,確保其中的營養素能夠得以有序的使用。除此之外,其對于化肥的反應十分敏銳,因此按超高產優質水稻形成的需肥規律進行精確化施氮尤為重要,應該在適當的使用有機肥的前提下,掌控好氮肥量,嚴禁用硝態的肥料,要結合要求使用合成肥,確保有機與無機氮肥的比例合理。
1.2 堅持“控氮磷增鉀配硫補微”的配肥原則
氮、磷、鉀、硅是水稻營養的四大要素,這四大元素各有其特殊功能,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各地應因土確定超高產的氮、磷、鉀、硅施用配比。目前生產優質高產水稻田塊的肥料是有機、無機肥料相結合,氮、磷、鉀搭配使用,氮∶磷∶鉀為1.0∶0.5∶1.0,一般控制在氮14.0~16.0kg/667m2,磷8.0~9.5kg/667m2,鉀10.5~16.0kg/667m2,而且要適當的使用硅肥等。除了上述的三種元素之外,硫肥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元素,使用之后會效果很不錯。同時適當的補給鐵鋅等元素也會帶來非常好的效益。
1.3 確?;食渥?/p>
所謂基肥,具體的說是在植被插秧以前使用的肥料。涵蓋面肥。它的功效是為植被提供前期所需的營養,確保植被能夠盡快的生長,還能夠完善土質,形成易于根系生長的耕作層。如果使用碳銨作為基礎肥料的話,要確保深施,通常是耕地的時候,一邊耕種一邊播撒,在翻耕之后還要盡快的澆灌,這樣能夠降低因為揮發而導致的負面效益,提升銨肥的利用率。
2 注意施肥技術,確保長勢良好
2.1 前期的分蘗肥料
要想確保根系發達就要注意掌控好分蘗階段。因為在前期的時候,溫度不是很高,養分得不到合理的釋放,假如使用的肥料太少的話就無法確保植被能夠得到充足的鋅。而分蘗肥是水稻移栽后促進分蘗早生快發和爭取分蘗成穗而施用的肥料,所以,只有適時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蘗、多分蘗降低分蘗節位,為爭穗長、粒重創造條件。有效分蘗期短的一般在基肥的基礎上,可施45.0%配方肥12.0~15.0kg/667m2,尿素1.0~2.0kg/667m2,氯化鉀2.0~3.0kg/667m2,以促進分蘗早發。有效分蘗期長的在第1次施用分蘗肥的基礎上,還要看苗再補施接力肥尿素5.0~10.0kg/667m2。分蘗肥最遲不能遲于有效分蘗l臨界葉齡期(Nn),滯后會導致無效蘗的大量發生。注意,不可將N肥一次性施入,否則會出現僵苗現象。
2.2 確保穗肥施肥合理
我們通常將水稻從最初的小穗到抽穗之前階段的施肥稱作是穗肥。它的功效是為植被的分化以及后續的生長提供需要的營養。該階段對于氮肥的需求量也很大,為了保證谷粒多,避免貪青等問題發生,就要做好該時期的施肥工作。在技術層次上要做好如下工作。第一是對于那些地力不錯,底肥充足的土地可以不用或是少用一些。而且嚴禁在陰雨時節。對于那些早晨沒有露珠,午后葉片直立,色澤暗淡的土地也要施肥。第二是施穗肥的最好時期是劍下葉露尖的時候,如果品種抗倒伏能力弱,則應推遲到劍葉的葉枕與劍下葉的葉枕長度相同時施用為好。第三是達到基本苗數,曬田復水后,施45.0%配方肥4.0~5.0kg/667m2,尿素l.0~2.0kg/667m2,氯化鉀1.0~2.0kg/667m2。第四是肥量的確定還要結合群體以及株型等來明確,假如苗情不是很好,株型太過于挺拔或是苗情非常好,株型較差的時候,可以結合苗情的具體特點提前或是延后進行。最后,確保施肥的措施合理,一般于擱田末期采用濕潤施用氮穗肥,并為減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土壤田間持水量為70.0%時施用穗肥。
2.3 追施粒肥
粒肥具有延長葉片功能、提高光合強度、增加粒重、減少空秕粒的作用[2]。粒肥的使用以孕穗期葉片的葉色為標準,如果葉色比標準色明顯減少時必補,次數可多,但量不能多,可補到水稻成熟前10d為止。
2.4 根外追肥
在其生長的后半階段,根系的活力變低,此時要不斷的供應養分,一般可以結合葉片吸收養分速度快的特點,開展根外的施肥。其具體的是指不讓肥料留到田地里,而是將其噴灑在根部之外的區域,比如葉片或是穗等區域。此處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抽穗期的話要掌控好時間,通常要躲避花期。
2.5 輕面施,重深施
研究表明,水稻基肥機械化深施和機前全層濕潤施比耙面施肥增產9.0%~14.0%,氮肥的稻谷增產量提高55.0%~76.0%,水稻對肥料氮素當季吸收利用率提高4.0%~13.0%。所以在施肥的時候,除了做好上文講述的內容之外,還要處理好深施事項。要充分的分析機械化作業,把深施和機械耕種有機的融匯到一起,一次做好。此舉不但能夠降低群眾的活動量,還能夠確保深施,提升其使用效率。
3 結束語
在種植水稻的時候,要結合其生長特征等明確所需的養分種類,合理搭配,提升肥料的使用效率,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產量高,質量好。
參考文獻
[1]張博坤,李樹剛.水稻種植需注意的三個細節[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5(6):34.
[2]洪淳,陳春英.水稻優質高產精確施肥技術體系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5(6):19.
[3]吳敬民,許學前,姚月明.基肥不同施用方法對水稻生長及稻田周圍水體污染的影響[J].土壤通報,1999,30(5):232-234.
[4]吳敬民,姚月明,陳永芳,等.水稻基肥機械深施及肥料運籌方式效果研究[J].土壤通報,1999,30(3):110-112.
[5]曾希柏,吳光福.水稻配方施肥方法及其比較研究[J].土壤通報,1999,30(1):40-42.
[6]羅敏.水稻N、P、K化肥最佳用量探討[J].耕作與栽培,1999(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