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鶴羽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基于“SG186”的小客戶風險辨識管理系統建設內容及其系統技術條件,并就其系統功能及應用效果進行詳細說明,以供參考。
關鍵詞:SG186;風險辨識;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電力客戶既是電力企業最大的財富來源,也是電力企業經營風險的最大來源。近年來,個別小客戶存在的惡意拖欠電費現象一直比較嚴重,供電企業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來解決這些問題,對供電企業的經濟性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停電客戶繳清電費后要求供電企業立即復電,在沒有管理流程和手段支撐情況下,供電企業只能立即給其復電。由于客戶復電的代價較低,供電企業對用電客戶缺乏約束力,導致小客戶惡意欠費的現象仍然嚴重。眾多的欠費情況已嚴重影響了供電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供電企業的電費及時回收工作面臨巨大困難。為了改變目前存在的眾多小客戶惡意拖欠電費現象,改善供電企業的經營狀況,逐步減少催費復電人員的停送電工作,規范欠費停電工作管理流程,提高電費回收速度,本文提出了利用基于“SG186”的小客戶風險辨識管理系統對供電客戶進行分級風險管理。
1建設背景
1.1長期以來,供電企業實行的“先用電后交費”傳統交易模式,電費風險較大,應做到提前預測電費風險,才能實現電費可控、能控、在控的目標。
1.2供電企業目前采用的是“盯梢式”電費管理方式,即指標分解到人,但作為現代化電力企業,這種管理理念與手段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3電費風險評估在供電企業應用較多,但運行機制及應用水平存在很大差異,評價體系不科學,影響用戶等級評價的基本信息不全面,缺少與評價結果相對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對電費回收造成不利影響。
1.4建立一套流程化、易于過程控制、實用性強、便于操作的基于“SG186”的小客戶風險辨識管理系統,將有效促進電費科學管理水平。
2系統建設內容
2.1制定小客戶風險辨識規則:基于小客戶日常繳費信息數據,從繳費及時度、延遲繳費時間、延遲繳費次數、延遲繳費欠費額度、偷竊電等多個方面制定規則對小客戶進行風險高低的劃分,制定適合的小客戶風險識別規則;
2.2 建立小客戶風險等級平臺:以國家電網公司“SG186”工程營銷業務應用系統的用戶欠費數據為基本數據源,以風險辨識規則為依據,以一個月為周期,建立小客戶風險劃分等級平臺,為營銷欠費綜合管理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2.3 基于風險劃分的營銷應用:結合自身管理需要,參考國網營銷相關規范,積極拓展和挖掘欠費綜合管理工作,將小客戶電費回收風險等級管理與欠費綜合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利用短信平臺、語音平臺等信息發布渠道,通過系統方式實現對日常小客戶欠費管理工作的流程化、制度化。
3系統技術條件
3.1數據源方面:基于“SG186”的小客戶風險辨識管理系統的建設,借助于國家電網公司“SG186”工程營銷業務應用系統和集中式綜合發布系統數據,“SG186”工程營銷業務應用系統采用網上營業廳營銷中間庫、綜合發布系統營銷中間庫、綜合發布系統營銷WebService接口進行數據獲取。
3.2信息發布通道方面:集中式綜合發布系統存儲有大量電力客戶的聯系方式信息,基于SG186的小客戶風險辨識管理系統集成綜合發布系統的移動號碼信息和短信催費的統計數據,利用供電企業短信二級平臺進行短信通道的信息發布。
3.3針對小客戶電費回收風險的劃分,參照國家電網公司《營銷業務應用標準化設計營銷代碼標準設計說明書》中存在的客戶關系管理的相關描述,制定一套以繳費及時度、延遲繳費時間、延遲繳費次數、延遲繳費欠費額度、偷竊電、等多個評測標準集成的綜合性評價體系。
4系統功能
4.1電費風險防范管理:包括預付費客戶電費防范管理和異常用電預測管理功能,其中異常用電預測包括零電量分析和波動電量分析。
4.2小客戶風險等級管理:包括檔案管理、升級通知、降級通知、降級提醒等相關功能。
4.3綜合應用管理:實現對低風險等級小客戶定期進行抽獎的功能。
4.4催費管理:實現按小客戶風險等級進行欠費客戶催費管理。
4.5停電管理:按照系統設置的停電管理流程進行小客戶停電的全過程管理。
4.6復電管理:按照小客戶的風險等級不同分別定義各風險等級用戶的復電流程。
4.7電費風險分析:包括風險等級分布分析、風險等級分布趨勢分析、單戶風險等級分析。
4.8工作統計分析:包括欠費停電工作統計、復電工作效率統計。
4.9系統管理:包括電費風險評分規則維護、電費風險評分周期設定、電費風險等級維護、權限管理等功能。
5應用效果
5.1小客戶風險防范管理改變了客戶管理工作的方式,節省了人力、物力,突出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客戶信用分析、信用決策、欠費預測來提升欠費的事前防范能力。
5.2在建立了用戶的風險等級檔案后,針對有不良記錄的部分客戶進行有目的地檢查,客戶范圍縮小,可以不定期地進行多次檢查,及時發現問題。
5.3小客戶風險防范管理可以激發電力客戶誠實守信、依法用電的積極性,遏制了不法客戶偷竊電、違章用電、惡意拖欠電費等不良現象的蔓延。
社會效益表現在:提升電力公司服務形象,凈化了社會信用環境;
5.4通過實現電費風險控制和電費回收績效管理,來提升欠費的事中控制和事后處理能力;強化風險管理在電費回收過程中應用,將風險管理與實際工作實現有效的結合,使得電費風險具有可控性,電費回收更有保障性。
這樣不僅在理論上、方法上、應用上取得電費管理的創新,而且提高了目前電費管理水平,基于“SG186”的小客戶風險辨識管理系統依實現提供依據、確定決策、制定措施、落實責任、績效評價,其先進的工作實踐性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和很高的推廣價值。
結語
基于“SG186”的小客戶風險辨識管理系統依據《電力法》、《供用電營業規則》、《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了小客戶電費回收風險識別規則、建立評價制度,對小客戶的電費風險進行科學評價,獎罰分明,激發了電力客戶誠實守信、依法用電的積極性,遏制了不法客戶偷竊電、違章用電、惡意拖欠電費等不良現象的蔓延,并與公司其他部門及社會公共事業機構建立共享的風險防范機制。
參考文獻
[1]呂猛.供電企業現場作業風險管理系統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