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的戰爭》(《民生周刊》2014年第1期)提及的公民“被精神病事件”看起來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它確實有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是我們頭上。
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中規定,疑似精神障礙患者的近親屬可以將其送往醫療機構進行精神障礙診斷。此外其他特殊情況下,其所在單位、當地公安機關也具備送治疑似精神障礙者的權力。醫療機構接到送診的疑似精神障礙患者,不得拒絕為其作出診斷。
在收治病人的過程中,通常醫院無法判斷送治人與被送治人之間是否存在利害關系。也就是說,一旦被送往精神病院,由醫生進行精神障礙診斷就將是必然經歷的步驟。
其實精神正常與否是一個并不十分涇渭分明的概念。所以如果的確被誤會了,也只好根據精神鑒定來還一個清白。
美國一所大學的心理學系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一些學生自愿去各地裝“精神病”,并看精神病院是否收診。70%的精神病院都收診了,然后學生們再解釋自己是裝的,請求做精神鑒定并出院,但仍有10%的學生沒有通過鑒定,繼續被醫院留下“醫治”,直到學校開出證明,說他們是參加實驗的志愿者,醫院才最終放人。
黑龍江 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