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峰
南通市港閘區唐閘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南通 226002
常規社區治療聯合行為干預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臨床觀察
曹雪峰
南通市港閘區唐閘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南通 226002
目的探析常規社區治療聯合行為干預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1—6月社區收治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研究,均采取常規社區治療聯合行為干預,比較干預前后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含量、體質指數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結果聯合干預后,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吸煙及酗酒比例均較干預前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含量及體質指數均較干預前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常規社區治療聯合行為干預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含量,避免糖尿病的發生,效果顯著。
糖尿病前期;血糖水平;代謝
糖尿病前期指的是糖代謝正常到糖尿病發生的中間階段,也可以稱為糖調節受損(IGR)階段,這一階段患者的主要病理變化為葡萄糖耐量降低(IGT)以及空腹血糖調節受損(IFG)[1]。為探析常規社區治療聯合行為干預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該研究主要以該區2013年1—6月間收治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次選擇從該中心附近的2個社區中收集到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研究,均符合2003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所制定糖尿病前期診斷標準[2]:空腹血糖含量6.1~7.0 mmol/L,餐后2 h血糖含量低于7.8 mmol/L;空腹血糖含量低于5.6 mmol/L,餐后2 h血糖含量7.8~11.1 mmol/L,符合其一即可。排除糖尿病、嚴重心、腦、腎疾病、腫瘤患者以及近期使用過影響糖代謝藥物的病例。男55例,女42例,年齡在44~65歲,平均(58.6±3.9)歲。
1.2 方法
患者均采取常規社區治療聯合行為干預:第一,健康教育。發放糖尿病知識手冊,讓其明確IGR階段采取干預措施的重要性與關鍵性,提高患者配合度。同時積極鼓勵患者互相交流,營造良好社區治療氛圍。第二,控制體重。餐后半小時進行有氧運動30 min,3次/周。控制熱量的攝入,禁煙戒酒,糖類、蛋白質以及脂肪的攝入比例以60%、10%、30%為宜。第三,藥物治療。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予以二甲雙胍、阿卡波糖進行治療。第四,心理干預。針對患者心理狀態的不同進行個性化心理干預,緩解焦慮情緒。1年后比較干預前后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含量、體質指數以及不良生活習慣,評估效果。
1.3 統計方法
2.1 治療前后不良生活習慣的比較
聯合干預后,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吸煙及酗酒比例均較干預前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患者血糖含量以及體質指數的比較
干預后,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含量及體質指數均較干預前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治療前后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的比較結果[n(%)]
表2 治療前后患者血糖含量以及體質指數的比較結果(±s)

表2 治療前后患者血糖含量以及體質指數的比較結果(±s)
時間空腹血糖含量(mmol/L)餐后2 h血糖含量(mmol/L)體質指數(kg/m2)干預前干預后t P 5.88±0.42 5.60±0.51 9.687<0.05 9.33±1.30 7.80±1.58 12.506<0.05 26.2±3.7 24.1±2.2 13.657<0.05
糖尿病前期,胰島素缺乏與抵抗情況較輕,肝臟內的葡萄糖輸出情況尚且正常,雖然糖尿病前期患者發展為糖尿病的幾率非常高,但是有效的干預措施以及積極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避免糖代謝的進一步受損,25%~6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代謝受損可實現逆轉,恢復正常[3]。
該次研究以該中心附近的2個社區收集的糖尿病前期病例進行研究,采取常規社區治療聯合行為干預,結果顯示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 h血糖含量以及體質指數均大幅降低,同時不良生活習慣也得到明顯改善,效果顯著。常規社區治療聯合行為干預的實施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進行了更加全面的管理,有效糾正了糖代謝紊亂情況,促進患者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進而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含量并降低體質指數,防止糖代謝異常的進一步發展,預防糖尿病的出現[4]。
綜上所述,常規社區治療聯合行為干預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含量,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避免糖尿病的發生,效果顯著。
[1]陳亞娟,張拓紅,李志新,等.快樂生活俱樂部"在社區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5):2823-2825.
[2]申新林.社區綜合干預對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進展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32):3769-3770.
[3]劉莉莉,孫子林,金暉,等.醫院社區聯動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對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59-61.
[4]高西美,林亞杰,楊曉云,等.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行為干預效果分析[J].山東醫藥,2011,51(41):75-76.
R587
A
1672-4062(2014)12(a)-0059-01
2014-09-02)
曹雪峰(1977.11.-),男,江蘇南通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