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梅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醫院,云南楚雄 675000
糖尿病合并重感染臨床分析
董梅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醫院,云南楚雄 675000
目的分析并研究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臨床診治結果。方法將該科2010年4月—2013年5月所醫治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診治資料進行回顧、比較,且所有患者在院期間均給予抗炎、胰島素等綜合醫治。結果經臨床醫治結果得知,在30例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中,1例患者因醫治過程中臟器功能失去原有功能,最終死亡,其余29例患者均痊愈后出院。結論針對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進行臨床營養支持、胰島素、抗生素等醫治,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糖尿病;重癥感染;臨床效果
糖尿病是由各種病因導致的慢性疾病,以慢性高血糖為主,感染是糖尿病臨床醫治中的常見并發癥,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體能下降,再加上并發癥致使器官異常而造成[1]。現如今,我國糖尿病患者逐漸增加,患病人數為世界總人口的1/5左右。且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必須加強對該疾病的醫治。為了能夠更好地探討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的臨床醫治結果,該研究將該科所醫治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該科2010年4月—2013年5月所醫治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在25~65歲之間,平均年齡(45.5±2.9)歲,病程在6個月~10年之間,平均病程(4.5±1.9)年。30例患者中,I型糖尿病患者10例,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且30例患者中,呼吸系統感染患者20例,泌尿系統感染患者7例,膽道感染患者2例,糖尿病病足患者1例。20例呼吸系統感染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現胸悶、持續高溫等癥狀,但是,此類患者無出現明顯咳嗽、咳痰現象;2例患者存在氣短癥狀,無明顯咳嗽、咳痰現象。7例泌尿系統感染患者中,3例患者無較明顯的臨床癥狀。
1.2 臨床診斷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且重癥感染診斷均符合重癥醫學會對嚴重膿毒性休克的診斷標準;②排除藥物過敏史患者。
1.3 治療方法
①讓患者臥床休息,幫助患者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現象,給予抗炎治療,胰島素借助靜脈泵入,如患者癥狀較為嚴重,一般情況下不會單次使用。每小時監測血糖,將血糖水平控制在8~10 mmol/L,根據患者血糖水平調整胰島素劑量,當患者進食平穩后,可將轉變為皮下注射。同時,還應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給予吸氧、必要時給呼吸機支持呼吸等綜合性治療。②依據膿毒性休克指南首先使用廣譜抗生素覆蓋,再依據培養結果調整抗生素的使用,同時給積極休克復蘇治療,必要時外科干預清除或引流感染灶,消毒受感染部位,可利用雙氧水、生理鹽水等進行沖洗,如果患者感染情況比較嚴重,可每一個小時清洗一次。③從患者病情出發,給予藥物治療,以便保護臟器功能,或使用血液凈化代替人工臟器醫治等臟器功能支持治療。④控制患者日常飲食,適當進行營養支持,如患者存在合并糖尿病腎病癥狀,飲食需以精蛋白為主,部分患者還可給予球蛋白的注射,每天1次,每次2.5 g。
1.4 觀察項目和指標
觀察患者臨床醫治結果,判定標準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感染基本控制;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且逐漸加重,甚至出現死亡現象。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經臨床醫治發現,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醫治過程中臟器功能失去原有功能,最終死亡,其余29例患者均痊愈后出院。結果見表1。

表130 例患者的臨床醫治結果
現如今,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死亡率逐年上升,通過對上述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可得知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的發病機理,并能借助相關措施進行預防。
3.1 發病機理
①高血糖。由于患者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下,血糖滲透壓逐漸升高,致使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因此,也就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合并感染現象。同時,由于感染源的存在,使患者處于精神緊張狀態,間接導致血糖升高,加大其控制難度[2]。②免疫功能失去調節。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時間高血糖,引發各種代謝功能的改變,間接導致免疫功能失調、免疫蛋白降低等,從而引發重癥感染。③營養不良。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時間營養不良,再加上病程較長和不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等,都會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導致感染[3]。
3.2 預防
由于糖尿病本身感染性極強,且并發癥居多,感染幾率也就比較大。因此,臨床醫治中必須加強對該病的治療,減少感染率的發生,具體措施如下。
3.2.1 血糖的控制胰島素是一種降低體內血糖的激素。合理使用該激素,可有效控制血糖,保護細胞,并減少血糖的大幅度波動[4]。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血糖的明顯波動可加速動脈硬化速度,最終引發心絞痛等疾病。并且,胰島素使用過程中還應注意其使用事項,以便降低低血糖發生率。
3.2.2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很難控制,多合并休克,因此,在還沒有確定感染源的情況下,首先使用廣譜抗生素覆蓋,待相應培養結果出來后,再對抗生素藥物進行適當調節[5]。針對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來說,在使用抗生素時應選擇高效抗生素,并盡可能使用靜脈注射。同時,還應格外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以及對血糖的影響。
3.2.3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糖尿病的認知能力,普及糖尿病相關知識。可通過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對糖尿病知識進行宣傳,并為廣大群眾提供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方法[6]。
3.2.4 改善器官功能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代謝功能逐漸下降,很有可能會導致各種臟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尤其是老年人,極易出現臟器功能衰竭現象。因此,應格外注意對臟器功能的保護。
該研究試驗中,30例患者均經相關臨床治療,29例患者痊愈并出院,臨床效果顯著。結果表明:對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患者進行臨床營養支持、胰島素、抗生素等醫治,值得推廣使用。
[1]高敏.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的臨床診治對策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16(1):40-41.
[2]常麗.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臨床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8(10): 38-40.
[3]林華新,容永璋,莫玉華,等.48例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1,27(9):123-124.
[4]王曉英,姚合斌,尹義存,等.14例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臨床分析[J].天津醫藥,2010,18(3):242.
[5]劉雪峰,李文放,陳德昌,等.56例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的臨床診治分析[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9,22(12):1317.
[6]張云飛,李建君,孟繁燁,等.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22例的診治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12(23):2585-2586.
R587
A
1672-4062(2014)12(a)-0074-02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