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會 鄭敏
1.山東省棗莊市市立三院內科,山東棗莊 277000;2.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山東濰坊 261100
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分析
種會1鄭敏2
1.山東省棗莊市市立三院內科,山東棗莊 277000;2.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山東濰坊 261100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社區2011年1月—2014年1月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77例,隨機將77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9例)和觀察組(38例)。對照組39例患者給予常規治療方法治療和護理,觀察組38例患者在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全面系統的個體化社區護理干預。6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實驗室指標等進行對比及分析。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39例患者的糖尿病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改變更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體重指數(BMI)均較對照組下降明顯,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全面系統的個體化社區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不良生活方式較以前改變顯著,HbA1c、FPG、2hPG、BMI水平均較以前明顯下降,所以全面系統的個體化社區護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療與恢復,值得社區糖尿病護理工作更為廣泛的開展。
糖尿病;個體化;社區護理干預
隨著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增高[1],它已經成為嚴重影響我國國民生活質量的常見病、多發病,同時也是社區衛生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由于糖尿病的并發癥會使患者出現多系統損害,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我國居民的糖尿病知識知曉率很低[3],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也很差[3],很多患者發現血糖降至正常后就自行停藥或者停止繼續治療,導致血糖水平控制欠佳。所以,單純依靠醫院內的治療是遠遠不夠的,社區治療與護理也至關重要。為分析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該研究選取社區2011年1月—2014年1月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77例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社區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77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39例)和觀察組(38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2例。年齡在23~81歲之間,平均年齡(46.22±13.28)歲。病程11 d~43年,平均(12.14±10.28)年。所有患者診斷標準參照1985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4],所有患者均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電解質等檢查。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3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
1.2.2 觀察組38例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全面系統的個體化社區護理干預。具體為:①全面系統地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深入了解,包括心理健康狀況、家庭收入情況、飲食習慣、生活環境、性格特點等,針對每位患者制定全面系統的個體化社區護理干預計劃;②飲食管理:醫護人員重復性地向患者及家屬灌輸飲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從心理上重視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在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前提下,盡量合理地控制血糖水平,要求患者每日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并詳細記錄進食量及種類;③運動管理:教導患者每天堅持鍛煉,可實行每日餐后1~1.5 h進行2次鍛煉,強度逐漸增大,必須向患者交代運動時要隨身攜帶糖塊、葡萄干等甜食或糖水,以備出現低血糖時急用,患者單獨外出時最好佩帶聯系卡,以備患者出現意外時能夠及時進行聯系;④定期進行血糖監測及必要的體格檢查;⑤定期開展糖尿病知識講座,采用簡單易懂的形式開展,使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加強重視糖尿病,同時不懼怕糖尿病,增強戰勝糖尿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糖尿病知識知曉率,不良生活方式改變情況,體重指數(BMI)、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均值的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39例患者的糖尿病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改變更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體重指數(BMI)均較對照組下降明顯,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關指標的比較
糖尿病是慢性終身疾病[5],糖尿病的治療是一項長期而且艱巨的任務。糖尿病治療的五大措施中,健康教育、運動治療、血糖監測遠比藥物治療重要的多[7],只有做好糖尿病教育,才能使患者重視糖尿病,更好地進行運動治療、血糖監測及營養和藥物治療。因此,在長期的治療中,不僅需要醫院內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院外同樣需要患者及家長積極主動的配合,使治療和護理在社區中得到更好的延續,甚至在家庭中繼續延續。
個體化、全面系統的社區護理干預一方面可以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學習與了解,從而對糖尿病診斷治療起到幫助作用,協助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針對性的控制血糖;另一方面,個體化、全面系統的社區護理干預可以幫助廣大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正確應用降糖藥物及胰島素,避免低血糖發生,使糖尿病患者深層次的認識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重視糖尿病的并發癥,防患于未然,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該研究發現,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個體化、全面系統的社區護理干預后,其糖尿病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不良生活方式顯著改變,BMI、HbA1c、FPG、2hPG水平均明顯下降,有利于患者的治療與病情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1]林艷玲,黃竹英,黃志勇.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7(5):22-23.
[2]楊廣鳳.糖尿病患者家庭護理進展[J].河北醫藥,2008,30(10):1573-1574.
[3]楊桂瓊,麥明霞,葉靜.糖尿病的社區護理方式和存在問題的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7):125-127.
[4]王朝芳.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0(5):63-65.
[5]宋建華,梁彤,孫晨.2型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9,17(2):193-194.
[6]王樂三,孫振球,蔡太生,等.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量表的研制與考評[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30(12):126-127.
[7]張桂娟,馬民.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9):2827-2828.
R473.2
A
1672-4062(2014)12(a)-0133-01
2014-09-10)
種會(1979.5-),山東棗莊人,本科,現為棗莊市市立三院主管護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社區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