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貞姬 南尚玉 張海蓮
延邊大學護理學院,吉林延吉 13300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阻礙感程度相關性研究
金貞姬 南尚玉 張海蓮
延邊大學護理學院,吉林延吉 133002
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水平和阻礙感程度的相關性。方法2012年7月—9月,以便利抽樣的方法針對來訪醫院內科門診的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與阻礙感程度的調查。結果研究對象實施的運動、飲食及用藥方面的自我管理行為為中等水平;研究對象所感知的阻礙感程度為中等水平,依次為運動、飲食及用藥方面;研究對象的自我管理行為與阻礙感程度有弱的負性相關(r=-0.294),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結論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有待提高,應及時發現實施自我管理行為時所感知的阻礙因素,幫助2型糖尿病患者堅持實施有效的自我管理。
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阻礙感
在全球范圍內,我國是第一大糖尿病大國[1],而且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管理水平仍處于低等水平[2],成為我國主要健康問題之一。早前研究已證實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能控制血糖水平,同時能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強調糖尿病患者堅持實施自我管理行為。但是,糖尿病患者在實施自我管理時會受到心理、社會及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3]。為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水平和阻礙感程度的相關性,該研究選擇2012年7月—9月該院收治的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便利抽樣方法,針對來訪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科門診確診為2型糖尿病且無認知與行為障礙的糖尿病患者120名發放調查問卷,當場回收有效問卷116份,其問卷有效率為96.6%。
1.2 調查方法
調查問卷內容包括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糖尿病自我管理問卷及阻礙感程度問卷三個部分組成。研究者自行設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問卷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阻礙感程度問卷,并由3名專家驗證內容效度。預調查中兩個問卷的信度Cronbach's α為0.81和0.76。
1.3 統計方法
運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分析與相關性分析。分析采用雙側檢驗,顯著性設為P<0.05。
2.1 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
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為(58.42±8.07)歲。其中,女性占50.9%,初中及以下學歷為42.3%。研究對象的平均患病時間為(10.15± 8.91)年,其糖化血紅蛋白平均值為(7.55%±1.52%),餐后2 h血糖平均值為(201.28±85.96)mmol/L,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n(%)]
2.2 研究對象的疾病自我管理行為與阻礙感程度
研究對象的疾病自我管理實施情況最好為用藥管理,其次為飲食控制和運動管理。研究對象所感知的阻礙感程度最高為運動方面,其次為飲食和用藥方面,見表2。
表2 研究對象的疾病自我管理行為與阻礙感程度(±s)

表2 研究對象的疾病自我管理行為與阻礙感程度(±s)
項目分數用藥方面運動方面飲食方面自我管理水平阻礙感程度5 5 4.48±0.76 2.53±0.84 3.49±1.29 3.05±0.62 3.21±0.75 2.81±0.67
2.3 研究對象的疾病自我管理行為與阻礙感程度的相關性分析
研究對象疾病自我管理行為與阻礙感程度的相關性分析結果發現,自我管理行為水平與阻礙感知程度呈弱的負性相關(r=-0.294,P<0.001),見表3。
R58
A
1672-4062(2014)12(a)-0137-02
金貞姬(1992-),女,延邊大學護理學院,大學本科生。
張海蓮,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