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曉蕊
摘要:在我國形形色色的舞蹈藝術中,古典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現代社會,古典舞是我國舞蹈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古典舞身韻美的教學,是引導學生掌握古典舞的藝術特色,學會欣賞和領會古典舞美學價值的重要條件。本文從古典舞的身韻美學特征入手,對當前如何在課堂上貫穿更為有效的身韻美教學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希望可以推動古典舞課堂教學的成果提高。
關鍵詞:古典舞 神韻美 課堂教學
古典舞是一門非常具有中國古典主義舞蹈美學特色和藝術內涵的舞蹈形式,與當今時代流行的各種舞蹈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但同時也有很多關聯之處。古典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就是無法讓學生深入的理解和領會古典舞的美學思想、主張和特性,使得很多學生不能把握古典舞的藝術精髓,不利于古典舞的傳播和發展。為此,基于古典舞神韻美學特征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越發顯得重要。
一、古典舞的身韻美的內涵
所謂古典舞,并非直接發源于我國古代的一種舞蹈,而是對我國古代戲曲、雜技、武術等眾多的曲藝表演藝術進行提煉,單獨作為一種舞蹈藝術來研究和發展的一門舞蹈藝術。古典舞和我過的戲曲文化、雜技、武術等有很強的關聯性,是講究舞蹈者“手、眼、身、法、步”和諧統一并立共存的一門藝術形式。
古典舞的身韻美,其實就是對舞蹈者外在舞蹈表現和內在內涵、感情、韻律、節奏的整合把握。它體現的是舞蹈者在進行特定的古典舞表演的時候,通過舉手投足間一動一靜的動作和表演來深入的刻畫舞蹈節目中的思想與情感。身韻在古典舞之中是辯證統一的,有“身”的演繹才有美的傳遞,有“韻”的把握才有思想的綻放和流露。號召在古典舞的教學中將身韻審美特征作為重點內容來學習,也恰恰是因為身韻美是古典舞的靈魂。不能很好的理解身韻美的特征,不能領會身韻美的表現,不可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二、古典舞身韻審美的特征與具體表現
(一)形為外,古典舞審美的第一特征
古典舞的美學特征中,形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觀的表現形式。形在這里可以作多種解釋,是形體、形態、動作、衣著、服飾等多方面的總稱。我們對古典舞的審美研究和欣賞,全部是建立在這個形的基礎之上的。在古典舞中,形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看待:第一是單獨的、片面的研究,比如舞蹈者的步法、動作、舉手投足是否到位,是否標準,是否過度,是否與舞蹈本身的旋律、節奏有沖突等。這是從一個斷面、一個層面來解讀的。第二種解讀,是對整體舞蹈動作、舞蹈編排、舞蹈演繹的形的品鑒與欣賞。一個古典舞表演完畢之后,我們要通過對舞蹈者的個體的“形”的演繹來了解和評判整個舞蹈活動、舞蹈動作是否成功,是否能夠起到預期的效果,是否有出彩的地方,是否有不足之處需要彌補。
在很多古典舞的藝術研究中喜歡把形的審美按照靜態、動態、動態與靜態的結合等形式來進行區別理解,這其實就是局部、片面與整體的鑒賞關系。形不僅是觀賞古典舞的藝術特色,領會古典舞的藝術內涵,評判古典舞的特點與水準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接觸古典舞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個層面。從直觀的視覺效果入手,對古典舞的了解才會逐漸深入進去。
(二)神為內,古典舞審美的第二特征
神,是古典舞藝術中的精髓,是舞蹈藝術的靈魂。沒有神,則形的演繹就成了盲目的、漫無目的的荒誕演出,絲毫談不上藝術性、欣賞性、思想性。神在這里也有多種概念,是神態、神情、神采、情緒、氣質、氣韻、情感的統稱。神的審美特征,在表面上主要歸結為神情、神態、情緒和情感的流露等方面,比如悲愴的、蒼涼的、激憤的、熱烈的、沉悶的、憂郁的、緊張的各種情感的流露,這是神的表面化特征,是觀眾可以借助舞蹈者的表演直觀的感受到和觀察到的。
神還有一重內涵就是對古典舞的主題思想、思想感情、情感主張和文化內涵、文化本質、價值觀念、美學理念等內容的解讀。這些內容,需要觀眾結合古典美的形的審美特征和外在的神態、情感的流露等內容來思考、探究和分析。就像《黃河》、《梁?!坊颉督z路花雨》等古典舞蹈名作,其本身的精神文化內涵、價值觀念、情感訴求都因為舞蹈的創作背景而有很大的差別。這種差別就需要通過對神的審美特征的精細把握和解讀來了解。
(三)勁為輔,古典舞審美的第三特征
勁是在形的表演中把握動作節奏和層次,確保形的表演、演繹遵從神的指導和意愿的特殊因素。勁是一個動作的規范,當然并不局限于動作,它還可以延伸到神情、情緒表現的幅度方面。勁的意思,在古典舞蹈中是指在動作表演中要把握一定的幅度,要確保動作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要保證每一個動作到位,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它也規范了動作的緩急快慢的節奏,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借此來把握動作的柔和與剛猛、舒緩與急切??梢哉f,是勁的把握和規范作用,讓古典美的表現有了更加豐富的層次和內容。
跟據勁在人的神情動作中的不同表現,也可以區分為動作上的“寸勁”、“反襯勁”和“神勁”三種情況,寸勁的幅度小但力度很足,反襯勁的幅度很大,力度也很強烈,神勁則是用在眼神上較多一點,用眼神中的感情色彩和力度的大小來達到理想的表演效果。
(四)律為法,古典舞審美的第四特征
律是一種歸于古典舞藝術特有的節奏和律動,也是一種章法和規范。律的演繹,賦予形的表演另外一重輔助,它與勁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有著各自不同的表現和價值。
在古典舞蹈中,對律的運用有兩個:正律和反律。正律是指一系列的舞蹈動作順暢連貫,不帶有強烈的矛盾和突出,一氣呵成。反律則是指在動作中加入一些明顯的對比強烈的動作,比如左右沖突、上下起伏、驟然回轉等,它的作用就在于將表演的內容、情感等以更強有力的形式表現出來。律的形式,類似于一種普遍的規律和遵循的原則,它是對古典舞的藝術魅力進行深化和強調的有力方式。通過對古典舞的四種審美特征進行解讀和領悟,要掌握古典舞的美學特征就更加容易一些。
三、基于古典舞身韻審美特征開展的課堂教學嘗試endprint
(一)多媒體教學系統的運用
古典舞的身韻審美特征,不是單純依靠一些理論介紹就能夠讓學生明白的。對古典舞的感悟和體會,其實還是要靠反復的觀摩才能逐步了解。這其實和體育運動或者武術訓練有類似的特點,必須要反復的訓練和觀摩,才能找到其中的竅門。在古典舞教學中,不可能頻繁的反復的進行古典舞蹈的演練和編排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而通過多媒體系統再現一些經典的古典舞場景,通過視頻系統定格一些畫面,或者通過播放軟件來快進和后退,可以讓學員對古典舞中的特定的動作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和了解。比如要讓學生了解古典舞中的形的美學特征,那通過對古典舞的畫面進行定格,讓大家靜靜的觀摩和體會這一個姿勢、一個動作的要領,體驗這種動作、體態中蘊含的神、勁、律的特征,是一種非常直觀有效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系統還可以通過投影儀將特定的畫面放大,這對于細致的觀摩和了解古典舞的技術要領、美學特征也有積極的作用。
(二)課堂演練為主的體驗式教學
多媒體教學系統讓學生通過視頻、圖片來了解基本的美學特征。而課堂演練則是對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學效果的深化。通過課堂演練教學,其實是運用了體驗式教學的理論和原理,通過老師和學生的親自演練來體驗其中的審美特征。比如讓老師在課堂上擺出古典舞的動作來,一邊做動作一邊講解,可以讓學生在圍觀觀摩中深入的了解其中的一些細節差別。比如對“勁”的審美特征的講解,老師在同樣的姿勢下,通過手部的動作來演示寸勁的效果,或者通過眼神的表現來展示“神勁”的差異性,這些在多媒體教學中很難清晰理解的和感受的細節,通過現場的體驗和觀摩會有更加真實的效果。
通過體驗式教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古典舞的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古典舞蹈的身韻特征。學生的興趣會在這個體驗式教學活動中得到培養,這也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經驗分享和話題探討式教學互動
這一步是對多媒體教學和體驗式教學的深化。和前面兩種教學方式比較起來,經驗分享和話題討論是促進學生、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這種交流和溝通來啟迪學生對古典舞美學特征有更好的理解。在課堂上,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天賦不同、水平不同,觀察的角度和考慮問題的方式不同,所掌握的內容就會有所不同。通過經驗分享,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對掌握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觀點,對體驗式教學或多媒體教學中的內容講述自己的理解,這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思考,強化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認知。當一個學生講述自己的經驗和觀點的時候,其他學生可以參考和比較,從而了解這種觀點是否和自己理解的一樣,讓學生發現自己和對方有差異的地方。
探討式教學有類似的特征,讓學生分組探討或者集體討論某些話題,加深學生對這些話題的理解,強化學生對美學思想有更深層的交流。每個人發表自己的觀點,就可以推動教學成果的擴大化。這比老師自己進行講解更省力,也更能夠體現教學思想的多元化。
(四)結合學習成果強化基本功訓練
在前面三條教學項目中,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為重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基本功的訓練,這是完成教學成果的最后一步。在學生對古典舞有充分了解和領悟能力的條件下,學生在進行基本功訓練的時候,能夠深切的了解每一項基本功訓練的意義和價值所在。這就增加了基本功訓練的有效性和主動性?;竟τ柧毜膹娀催^來也會加深學生對古典舞理論、藝術的理解和領悟。比如對基本功中的耐力、速度、爆發力、標準動作和呼吸方法的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身韻特點中的各種美學效果。這其實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過程,通過不斷的強化基本功訓練來加深對古典舞美學特征的認知,再通過深化的認知來指導基本功的訓練。以此來推動古典舞教學效果的提升效率更高。
四、結語
古典舞身韻審美特征是古典美的靈魂。對這幾個美學特征有充足的了解,就可以確保對古典舞的美學藝術有更加精準的把握。在古典舞的教學中,通過現代教學設備、結合形式新穎的教學方式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對古典舞的課程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礎上強化古典舞的基本功訓練,讓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要活的理想的教學成果就會更加容易。
參考文獻:
[1]張蕊.同祖同根相得益彰——談中國古典舞身韻在基訓中的運用[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1,(01).
[2]高雙鳳.如何把中國古典舞身韻引進高職課堂探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08).
[3]李曼.中國古典舞基本范疇“變”與“韻”的審美分析[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2,(03).
[4]宋祿霞.淺談強化民間舞課堂教學的“民間性”[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