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富
摘要:克萊斯頓的《中音薩克斯管奏鳴曲》是所有古典薩克斯曲目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而各個演奏版本的速度有著比較大差異,通過五個不同時期的演奏版本的速度對比分析,確立最符合作曲家要求的演奏速度,對演奏實踐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克萊斯頓 《中音薩克斯管奏鳴曲》 速度
自我國專業音樂院校開設古典薩克斯專業以來,推動了我國古典薩克斯管藝術的飛速發展。隨著與國外交流活動的增多,越來越多經典的薩克斯管作品被介紹到中國。保羅·克萊斯頓于1939年創作的《中音薩克斯管奏鳴曲》就是最早被介紹進來的作品之一。該奏鳴曲是所有薩克斯曲目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國內外重大比賽的指定曲目之一,也是演奏家發行唱片或者舉行音樂會曲目單中的???。此曲被馬歇爾·穆勒譽為是“薩克斯管與鋼琴最成熟的作品之一”。
1906年克萊斯頓出生在一個紐約的意大利移民家庭,完全是一個自學成才的作曲家,其創作風格有著新浪漫主義的傾向。也是優秀的鋼琴家,不僅鋼琴技巧高超而且有著難以置信的視奏能力,幾乎可以準確地視奏所有音樂作品,還是管風琴演奏家。作為包括6首交響曲在內的大量作品的作曲家,在1938年和1941年克萊斯頓分別被授予古根漢基金獎和紐約音樂評論家協會獎。克萊斯頓是作品被廣泛演奏的美國作曲家之一,使得他與同期的格什溫、巴伯等人齊名。克萊斯頓的奏鳴曲是他作為一個鋼琴家經常與薩克斯管演奏家塞西爾·利森合作的結晶。盡管此前有過數次小型演出,但是克萊斯頓認為1940年2月15日在紐約市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奏才是真正的第一次公演??巳R斯頓的奏鳴曲具有其一貫的創作特征,最顯著的特征是善于使用各種節拍作為音樂表現的手段。其它特征是樂曲有著豐富的和聲,基本不使用傳統的功能和聲;華麗的旋律雖然遵守特定的調性但并不總是與和聲聲部保持一致的調性關系;包括奏鳴曲式快板、三部曲式慢板、回旋曲式快板在內的傳統奏鳴曲結構等等。
關于克萊斯頓奏鳴曲速度的問題比較復雜,并且距該曲誕生時間的36年后,也就是1975年,克萊斯頓還與讓·瑪麗·隆戴探討過該奏鳴曲速度的問題。而克萊斯頓在給隆戴的信中寫到:“整個表演和演繹都非常優秀,但是第一樂章和第三樂章的速度有點快了。但這不是您的原因,是因為我在第一樂章和第三樂章的速度標記著 =126和 =160。這個真實太慚愧了。”至于隆戴演奏的速度有多快?為什么克萊斯頓覺得他演奏得過快了?
不妨先對比一下不同時期的五位演奏家錄音的速度,其中包括:阿巴多、穆勒、隆戴、福莫、須川展也。阿巴多的版本最特別,因為鋼琴伴奏是作曲家本人,本人認為這應該是作曲家最滿意的錄音版本。穆勒和隆戴則是法國以及世界古典薩克斯管屆最重要的兩代頂級大師,而最后兩位分別是當今最活躍的頂級演奏家之一。
首先,與阿巴多的版本相比,穆勒版本的第一樂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題的速度最快。但是穆勒版本的呈示部的主部主題與再現部的速度是一致的,而隆戴版本再現部的速度明顯比呈示部的主部主題的速度要快得多。對于副部主題的速度,當今兩位演奏家與他們的前輩的速度處理不一樣。福莫與須川展也演奏的副部主題與主部主題的速度是保持一致的,而其它三個版本的副部主題的速度比主部主題的速度不同程度地放慢了。展開部的展開副部主題第二樂句樂譜上標記著“稍慢”(a shade slower),阿巴多的演奏是最慢,須川展也的演奏速度最快。整體速度最慢的是福莫的版本,而須川展也版本的整體速度最接近 =126。另外,當今兩位演奏家福莫和須川展也的最快速度與最慢速度差值是最小的,而其他三位早期的演奏家的速度差值都比較大,其中阿巴多版本差值最大,但是呈示部與再現部的主部主題之間的速度差值最大的是隆戴的演奏。其次,第二樂章五個版本的速度都比樂譜上 =66要慢,包括克萊斯頓擔任鋼琴伴奏的阿巴多版本。而第二樂章B部分的速度要求是寬廣一點(a little broad),但是五個版本都比此前A部分的速度要快一點。再而,第三樂章A主題速度最快的是穆勒和隆戴的版本,其他三位演奏家演奏的速度都與樂譜上標記的 =160相一致。主題之間的速度差值最大的是隆戴的錄音版本。
為什么克萊斯頓覺得隆戴版本的速度過快?筆者認為也許是第一樂章主部主題之間速度差值過大,而第三樂章A主題速度過快和主題之間的速度差值過大,而并不是節拍器標記出了錯,克萊斯頓對隆戴提出的意見可能是恭維而已。
由此可見,對于第一樂章的速度,最好恰當的整體速度應該是 =126。而對于結構內部的速度,筆者傾向當今演奏家的速度處理,保持主部主題之間和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之間速度的一致性。建議第二樂章的速度不要按照樂譜標記上的速度
=66來演奏,應在 =54至 =60之間,B部分速度要比A部分的速度稍快一些,但切莫過多加速,A再現部可以回到此前A部分的速度,抑可延續B部分的演奏速度。再而,第三樂章的速度切莫過快,建議在 =152至 =160之間,主題之間的速度差值不要過大。
總之,對于演奏者來說,在平時練習中,節拍器有助于速度的確定,而表演中速度的選擇只能依靠演奏實踐的經驗總結。
參考文獻:
[1][英]理查德·英厄姆編.劍橋音樂叢書薩克斯管[M].任達敏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2]Monica J.Slomski.PAUL CRESTON[M].London:GREENWOOD PRESS,1 9 9 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