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萍
摘要:當今,聲樂界中有這樣幾種呼吸方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聯合式呼吸法等。此文章比較了各種呼吸法的異同處,旨在讓大家了解各方法的原理,選取適合自己歌唱用的方法。
關鍵詞:歌唱 呼吸
聲音,從物理學角度來說,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物體即聲源。人體的聲源是聲帶,聲帶在氣息的吹動下,產生有規律的振動,從而發出聲音。由于聲帶作為人體中的一部分,我們無法改變它,而氣息是可以控制的,我們只有運用好氣息,才能使我們的“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來。
一、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
呼吸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皆知。早在公元九世紀末,我國唐代的聲樂家段安節就已認識到,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他所著的《樂府雜錄》中寫道:“善歌者,必先調其氣。”呼吸和節省運氣的藝術,對于歌唱家是最重要的。
二、呼吸運動
(一)呼吸器官的構造
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橫膈膜等。氣由鼻咽和口腔吸入,經咽、喉、氣管通往大小支氣管,最后到達左右肺的肺泡后,再返回。氣管好比樹干,大小支氣管好比樹枝,肺泡好比樹葉。這就是氣息的通道。
但,肺不會自己呼吸,要完成呼吸運動,還得依靠吸氣肌肉群(包括胸鎖乳突肌、前斜角肌、后斜角肌、胸小肌、前鋸肌、胸大肌、上后踞肌、提助肌、斜方肌、腰方肌及骶棘肌)和呼氣肌肉群(包括下后踞肌、胸橫肌、中間腹直肌及腹內斜肌)的幫助。另外,在第五對助骨處,橫著一大片結實而有彈性的肌肉組織,稱為膈肌,即歌唱中所稱的“橫膈膜”,它將身體分成胸腔、腹腔兩個腔體。
(二)呼吸運動的原理
我們知道了呼吸器官的生理構造,那么實際上,它們又是如何相互配合而工作的呢?
呼吸運動是由吸運動和呼運動組成的。吸氣時,張開嘴,胸腹部的吸氣肌肉群收縮,使肋骨張開,胸腔的容量擴大,橫膈膜同時收縮下降,壓迫腹部臟器向下推移,這時小腹會微微凸起。胸腔內的氣壓較體外的大氣壓低,氣息自然會順著呼吸通道到達目的地。這就基本上完成了吸的運動。當腔體充分吸開后,達到一定的需要程度了,胸腹部的吸氣肌肉群放松,胸廓依靠原有的彈性自然還原,同時,橫隔膜向上松馳恢復原狀,臟器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迫使肺內的氣息排出體外。這又完成了呼的運動。這是自然狀態的呼吸運動。
歌唱中的呼吸運動,是在自由呼吸基礎上的提高和深化。歌唱時,為了完成一句完整的樂句,需要更大的氣息量,也就需要我們控制和保持好氣息的運用過程,使最小的氣息發揮最大的作用。
三、呼吸法的分類
目前,聲樂界對歌唱中的呼吸方法大體歸為三類: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聯合呼吸法。這種分類法是根據歌者在歌唱時,呼吸運動所使用的不同的身體部分,依此而分的。
(一)胸式呼吸。使用這種方法呼吸的歌者,在呼吸時有一明顯的動作——胸部挺得很高,起伏很大,而且兩肩聳起,氣息只到胸腔而沒深入下層。這樣吸氣量少,氣息離聲門太近,極易發生擁擠閉塞的情形,引起喉頭下腭、舌根及頸部肌肉的緊張,從而使聲音失去美的音色,音質泛而無力,音量空虛而不能致遠,影響音域的擴大和聲區的統一。要是不小心或過分應用胸廓呼吸時,還會有撞擊聲帶的危險。此法是目前聲樂工作者們所公認的不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之一。
(二)腹式呼吸法。如果說在胸式呼吸法上意見還頗一致的話,對腹式呼吸的評介卻可謂眾說不一。其反方觀點是:腹式呼吸主要憑借的下降橫膈膜,用腹部肌肉來控制氣息。認為此方法中氣息吸得過深,腹部膨脹,致使胸腔、肋骨受到壓縮、氣息量反而變小,因而失去胸腔肋間肌肉控制氣息的能力。趙梅伯教授在他的《歌唱的藝術》中,對腹部呼吸法抱著否定的態度。
贊同的觀點有:英國的喉科專家Sir Mackenzie在他的《發聲衛生學》中寫著:“傳統的意大利名師教導別人吸氣時指出:前腹部應稍微收縮。”
(三)胸腹聯合式呼吸法。此法是目前大多數聲樂家所贊同的一種歌唱呼吸法。這種呼吸法運用胸腔、橫膈膜和腹部肌肉來共同控制氣息。吸氣時橫膈膜下降,使胸腔底部向下伸展,同時胸腔兩肋張開,使胸腔全面擴大,氣息吸入肺內。呼氣時,一方面依靠胸腔本身的彈性作用和胸腔呼氣肌肉用力,逐漸將肌骨拉下,使胸腔縮小;另一方面,腹部肌肉有控制地收縮,壓迫腹腔內器官向上,使橫膈膜逐漸抬起復原。兩方面配合,控制呼氣。
薛良在其所著的《歌唱的方法》中談及“歌唱的呼吸”,他引用了庫瑞的一組數據來說明了歌唱中呼吸的流量和橫膈膜上下活動的距離,并且引用卡魯索等世界級聲樂大師的觀點,來進一步證明胸腹聯合式呼吸法的可靠性。
上面介紹了不少大師們對于歌唱中呼吸法的觀點。其實,在歌唱中,只要大方向對,自己覺得唱得舒服的、又符合歌曲處理需要的歌唱方法,就是好方法。
最后,向大家提供一點練習呼吸的輔助方法。吸氣時,老師最常說的是“聞花香”的感覺、還有平躺著也能體會吸氣的感覺、“打哈欠”是用來體會歌唱對呼氣的感覺的、“打噴嚏”、“咳嗽”等都會幫助我們尋找到吸呼的著力點。方法找到了,勤練就可以成功。
參考文獻:
[1]郭克儉.對一種傳統歌唱呼吸法的初探——也談“憋氣”[J].中央音院學報,2000,(04).
[2]梁峻嶺.關于歌唱的腹式呼吸問題之我見[J].中國音樂,2000,(04).
[3]王永全.歌唱呼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J].中國音樂,1992,(02).
[4]趙梅伯.歌唱的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5]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
[6]林俊卿.歌唱發音的科學基礎[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