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最高法院、公安部等部門正在著手研究建立完善未成年人監護干預制度,制定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監護干預政策,相關指導性意見擬于今年年內出臺。
近年來,我國接連發生了“南京餓死女童案”等多起監護人嚴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熱點事件,暴露出我國在未成年人的監護監督方面存在較大缺失。
據悉,我國現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通則等法律中雖然有關于剝奪父母監護權的相關條款,但在如何執行上沒有具體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方芳介紹,本次對未成年人監護干預制度的研究,就是希望通過行政與司法相銜接,實現對監護人監護權的轉移。
“對拒不履行監護責任、嚴重傷害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行政干預的核心就是通過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剝奪監護人的監護權。這樣做不是為了剝奪親權,而是通過為未成年人設置法律底線,對類似行為起到震懾作用。”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張世峰說。
根據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和2014年立法工作計劃,刑法修正案有望在今年作出進一步修改,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條款,可能在這次修改中得以體現。
官員政績考核體系調整 多地下調GDP目標
去年的12月,中組部印發《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不再簡單“以GDP論英雄”,而是增加了環保、民生、安全等指標的權重。
日前,在地方兩會上,很多省市自覺調低了GDP目標。北京2014年經濟增長目標為7.5%,比去年8%有所下調。河北2014年GDP增速目標是8%,比去年的9%下降一個百分點。經濟大省的GDP增速目標也在下調。廣東、江蘇、浙江2014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分別是8.5%、9%、8%左右,分別比去年的9%、10%、8%以上,有所下降。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此前曾公開表示,全國一半以上的縣和縣級市未來將不再有GDP考核。
城鎮化規劃或春節后公布
作為推動新型城鎮化的最高綱領性文件,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發布時間幾經推延。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城鎮化會議的閉幕,方案也最終落定,很可能在春節前后發布。
規劃明確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目標、戰略重點和配套制度安排。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堅持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
在未來的城市群發展中,我國將注重培育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及山東半島、成渝城市群等地區的發展,并在東北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城市群。
法院生效判決文書1月1日起需網上公開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從2014年1月1日起,除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等4種情況外,各級法院的生效判決文書應當在互聯網上全面公布。
最高法著力推進審判公開,實行庭審全程同步錄音錄像,通過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最高檢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訴、不予提起抗訴決定書等檢察機關終結性法律文書公開制度;公安部明確提出建立互聯網執法公開平臺,全面公開執法信息;司法部以社會公眾、罪犯及其家屬關注的執法熱點問題為重點,細化獄務公開標準,明確了獄務公開流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