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結婚季,又到一年愁婚時。
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農村青年進城打工潮興起,農村青年的回鄉時間就變得十分有限。每到農歷臘月、元月,農村便迎來了一年中結婚最集中的時段。
甜蜜、熱鬧的婚禮背后,眾多農村家庭卻背負著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心理壓力。農村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同時,許多農村未婚女性也隨打工潮走出鄉村,涌入城鎮。適齡未婚女性,漸漸成為中國農村的緊缺資源,成了婚姻談判桌上擁有強勢地位的“甲方”。
處于“甲方”地位的女方家庭,對結婚條件的要求快速抬高,“乙方”的娶親成本一躍跨過十萬元大關,且急轉直上,令當初以養兒為榮的農村家庭不堪重負。
高價彩禮背后,實則是鄉村固有的經濟形態、傳統文化被打破后,民俗、風氣、核心價值觀的瓦解及城鄉不平衡帶來的心理落差。婚俗不再,人心不再,當城市的優越比照鄉村的落后時,不能走出鄉村的女性,或許只能從有價的彩禮中聊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