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侃
馬年股市少不了說馬,不過人們大都說的是有關馬的成語和帶“馬”字的祝福與吉祥話。如一馬當先、萬馬奔騰、馬到成功,還有馬上牛市、馬上紅包、馬上賺錢等等。很少有人提及與馬不利的詞語,如馬失前蹄、萬馬齊喑、絆馬索、陷馬坑等等。照實說,在股市中說馬論股,利多利空都得說。
馬年股市開門紅,除了創業板、中小板有震蕩調整,主板市場曾有過四連陽,一度呈現萬馬奔騰的景象。市場果真要走牛嗎?先說一馬當先,最搶眼的當屬新近上市的新股,幾乎個個上漲,連拉漲停的為數不少。新股之所以如此牛,一則是新股停發一年多,市場上積聚了一股強勁的炒新“氣”,二則是二月份新股發行進入空窗期。三月以后若連續大批量發行,就很難說新股能有多大的漲頭,而且很有可能拖累大盤的漲升。至于說萬馬奔騰,也就一、兩個交易日,市場很快就出現分化,一些題材股如新能源汽車、環保、生態農業、土地流轉、自貿區等股票表現強勢,銀行股也呈現估值修復的態勢,而有色煤炭、水泥、鋼鐵等周期股仍處于震蕩狀態。二月過后,這種分化可能會更明顯,也就是說,馬年很可能還是結構性行情。
再說創業板,周二走勢與主板相背離,出現調整,周四又大幅調整,猶如馬失前蹄,遇到了絆馬索,跌入陷馬坑。不過,對此也不必恐慌,大調整中才能發現哪些是真正的好股。往深處說,馬年仍面臨著經濟增速下滑的壓力,改革和調整結構的任務依然很重,再加上新股發行和國際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對馬年的A股市場切不可盲目樂觀。央行年初已明確定調,今年仍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將運用多種貨幣工具調節市場的流動性,但就全年來說,不排除會有各種突發利空因素的沖擊,出現萬馬齊喑的情景,即個股普跌,大盤大幅下挫。想想蛇年,人們曾憧憬金蛇狂舞,誰料由于六月“錢荒”,上證指數竟一度跌至1849點!前車之鑒。
最值得探討的還是馬年如何選股的問題。唐代大文豪韓愈有篇散文《說馬》,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善于鑒別馬匹優劣的人。韓愈借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論說當時人才被埋沒的委屈。聯想到股市,類似千里馬的好股票確實常常都有,馬年當然也會有,只是要做個善于選股的伯樂也實在太難了。伯樂不僅善于相馬,還善于馴馬,這才有真正實用的千里馬。而股市中,不僅要善于選股,而且要善于操作,即適時買入、持有、賣出。股市中常有這種情況:要么不會選股,就像千里馬站到面前也不認識一樣;要么拿不住股票,幾次震蕩就把好股票丟了。去年,創業板走牛,尤其是以TMT為代表的題材股走出了大牛行情。去年抓到了這類股票,無疑是選中了千里馬。從馬年的態勢來看,選股還是要重點關注受益于改革紅利的行業,關注符合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股,像電子消費、互聯網及互聯網金融、智能概念、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今年新股走勢強弱可作為一種參考,千里馬大多或出現在這類股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