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柳
摘 要:文章闡述了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固體污染,噪聲污染的危害以及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污染;危害;治理;控制
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類對環境影響的廣度也不斷加強,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水、生物乃至外層空間不斷受到破壞,出現環境污染和生態問題。盡管環境污染制定了許多相關的環境污染防治法,但在環境污染防治的法律保護、執行監督方面,還沒有切實有效的控制,因此,探討環境治理的有效措施,促進人類生存的環境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
1 水體污染與防治
1.1 水體污染的危害
被污染的水體中含有農藥、多環芳烴、酚、汞、鉻等放射性元素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具有很強的毒性,通過飲用水和食物鏈等途徑進入人體,并在人體內積累,造成危害。同時一些生活污水連續排入湖泊等處水體時,造成水中營養物質過剩,造成藻類大量繁殖,水的透明度降低,一些好氧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導致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生生物之間相互制約,使水環境條件改變,導致水環境的生態平衡。
1.2 污水控制措施
1.2.1 推行清潔生產。本著節約用水、少排污的原則,對形成的污染進行控制。通過調整改善工業布局等調控措施,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效率,減少污染源的排放。生活洗滌污水可直接排入排污系統,廁所、廚房產生的污水應經處理系統。設置排水溝和沉淀池。這樣不僅提高經濟效益,而且更有效達到環境治理的目標。
1.2.2 施工污水的處理。砼養護、砂石料沖洗等產生的污水應先排入沉淀池,較嚴重的施工污水,應在沉淀池中自然干涸蒸發,不得排入污水。
2 大氣污染與防治
2.1 大氣污染的危害
人類在生活活動中向大氣排出各種污染物,使人們的工作、生活、健康以及生態環境等遭受惡劣影響和破壞,這類現象稱為大氣污染。污染源可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
2.1.1 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大氣污染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化合物等化學污染物對呼吸道的危害最為常見。污染物中吸入顆粒物、霉菌、種類繁多的化學物質。人們關注機械、款式的時候卻忽視了裝潢過程中無疑要使用化學制品,造成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voc)、甲醛超標問題,生活著這樣的污染物環境中可以導致機體皮膚、免疫等系統的損傷,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汽車尾氣中還含有多環芳烴,多環芳烴含有多種致癌物質,HC和NOX在大氣環境中受強烈太陽光紫外線照射后,產生一種復雜的光化學反應,大氣污染對皮膚等也常有刺激和危害,并可誘發心血管、神經系統的疾病。生成化學煙霧,對人體影響甚大。一部分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為上呼吸道吸收而深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引起支氣管炎、肺水腫等疾病,使人貧血,智力下降,嚴重的還可能導致高血壓。
2.1.2 大氣污染對植物的危害。隨污染物的濃度、排放量和接觸時間以及生長期、氣象條件的不同而異。氣體污染物逐漸擴散到植物的海綿組織、柵狀組織,破壞葉綠素,阻礙植物體內的各種代謝機能,影響光合作用,產生進一步的危害,使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2.2 大氣污染的防治途徑
2.2.1 改進燃燒技術。能源消費以礦物燃料中的煤炭為主,這些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全球氣候變暖,調整能源戰略,逐步改變能源結構是防治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途徑。空氣和燃燒料充分混合是實現完全燃燒的,根據除塵過程中粒子分離的原理,過濾除塵;電除塵;聲波除塵。 采用靜電除塵和布袋除塵器。需要注意及時清灰,在高溫或強腐蝕性氣體下操作。
2.2.2 二氧化硫控制技術。主要控制方法是清潔能源替代;將煤炭轉化為清潔二次燃料,積極開發利用生物能源,利用催化還原法;吸收法;固體吸附法??砂词褂梦談┗蛭絼┑男螒B和處理過程將回收法分為干法、濕法兩類。
2.3 推進能源結構調整,逐步改變產業結構過度重型化的局面
優化能源生產結構,高效優化發展煤電,鼓勵煤電聯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將以煤炭為主的污染型能源轉變為以電力、天然氣、風能等優勢能源為主的清潔型能源。
3 土壤污染與控制措施
3.1 土壤污染物質
一般是指進入土壤中并影響土壤特性的物質,分為有機物類;重金屬污染物;放射性物質;致病的微生物。
3.2 土壤污染的防治
3.2.1 生物治理措施。取土場和棄渣邊坡綠化土地整治,以農田為優先考慮。重視事前保存表層土壤,才有利于事后恢復。
3.2.2 自動控制設計安全防范措施;利用緊急救援站或有毒氣體防護站設計。設置危險目標為裝臵區、貯罐區、環境保護目標。
在制定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時,必須考慮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方法,控制和消除工業“三廢”的排放;加強對土壤污染區的監測和管理;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
4 固體廢物的污染與防治
4.1 固體廢物的污染
固體廢物通常是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丟棄的固體和泥狀物質,包括從廢水、廢氣中分離出來的固體顆粒。這些濡染唔侵占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水體;對大氣的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4.2 固體廢棄物控制措施
4.2.1 施工現場產生的廢棄物.一般不可回收生活垃圾應統一傾倒至現場指定的垃圾堆放點。施工中產生的碎磚瓦、砂石等廢料,應由施工班組清運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點,有后勤部門聯系環衛部門定期清運。對于一些無害化污染,固體廢物的無害污染經過適當的處理或處置,使固體廢物無法危害環境,常用的方法有:土地填埋;焚燒法;堆肥法。
4.2.2 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由產生廢棄物的部門統一存放,在現場指定地點,利用對固體廢物的再循環利用,回收資源。各種有毒、有害廢棄物,由產生部門放在現場指定投放點,積極宣傳環保知識,并檢查執情況,應立即糾正。根據具體的行業生產特點而定,還應注意具有競爭力及能獲得經濟效益等因素。
5 噪聲污染與防治
5.1 噪聲的污染。干擾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統稱為噪聲。如設備轟鳴聲,機械工具的馬達聲、鳴笛聲等等,噪聲污染屬于感覺公害,它與人們的主觀意愿有關,與人們的生活狀態有關,因而它具有與其他公害不同的特點。
5.2 噪聲控制措施。降低聲源噪聲,嚴格控制如材料切割\開孔、鉆洞等強噪聲作業時間,早晨作業不早于6:00時,晚間作業不超過22:00時,避開午休時間。
在傳播途徑上控制噪聲。對由空氣柱振動引發的空氣動力性噪聲的治理,采用安裝消聲器的措施。以隔聲、吸聲為主屏蔽性措施。如:利用天然地形和保護對象之間的屏障,或利用構筑物做隔離屏蔽;或安裝聲屏障等。產生強噪音的機械設備,應安裝在有外圍護的工作棚內以降低噪聲擴散。依據圖紙預留好孔的位置,確需開孔、鉆洞的部位,施工單位項目部環境管理人員做好噪聲監控。
參考文獻
[1] 孫瑞菊.城市建設環境污染問題原因及對策探究[J].科技風,2010.10.
[2] 陳曉.城市建設過程中噪聲污染現狀與治理對策[J].華商,2008.14.
[3] 張學清.污染治理與隨機內生增長[D].華中科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