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提出了農村公路瀝青混凝土拌和及面層施工技術與工藝,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公路瀝青混凝土施工
瀝青混凝土面層是指各種粒徑的碎石、天然砂、礦粉等礦料與瀝青在高溫狀態拌和形成的混合料,經攤鋪、壓實而成的路面。瀝青混凝土拌和及面層施工相對復雜,應由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專業隊伍進行施工,也可購買成品瀝青混凝土,租賃攤鋪機、壓路機等機械設備,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施工。
1 天氣要求
施工前一天應密切關注天氣情況,氣溫低于5℃以及雨天、路面潮濕的情況下不得施工。
2 施工機械
常用的施工機械有:間歇式瀝青混凝土拌和機、運料車、瀝青混凝土攤鋪機、壓路機等。
2.1 瀝青混凝土拌和機。瀝青混凝土拌和宜采用間歇式拌和機,有條件的施工隊應配備計算機設備,并配置除塵設備,能達到環保要求,冷料倉的數量要滿足配合比的需要,一般不宜小于5個。拌和機宜備有保溫性能良好的成品儲料倉,儲存期間混合料溫度降低不得超過10℃,不能有瀝青滴漏,儲存時間不得超過72小時。
2.2 室內試驗檢測儀器。瀝青拌和站常用的主要試驗檢測儀器有瀝青延伸度儀、瀝青軟化點儀、瀝青針入度儀、馬歇爾電動擊實儀、瀝青混合料穩定測定儀和瀝青含量測試儀等。
3 原材料要求
瀝青路面使用的各種材料運至瀝青拌和站后,必須取樣進行質量檢驗,經評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應商的檢測報告代替現場檢測。拌和站場地要求硬化,各種集料應分隔儲存。
3.1 瀝青。瀝青宜根據當地的成功經驗確定類型、等級和標號,進場前應檢驗針入度、延度、軟化點等指標。
3.2 粗集料。粗集料應具有良好的顆粒形狀,潔凈、干燥、表面粗糙,無有害雜質,粒徑規格要符合要求。壓碎值不大于30%,磨耗損失不大于35%,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2.45噸/立方米,吸水率不大于3%,與瀝青的黏附性不小于3級,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大于20%,軟石含量不大于5%。
3.3 細集料。天然砂、石屑等細集料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粒徑規格符合要求,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2.45噸/立方米,含泥量不大于5%,砂當量不小于50。瀝青混凝土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過集料總量的20%。
3.4 礦粉。礦粉應干燥、潔凈,不應含有泥土等雜質,無團粒結塊,含水量不大于1%,親水系數不大于1%,塑性指數不大于4%。
3.5 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凝土正式拌和前,應采用馬歇爾配合比設計法進行混合料配合比設計。通過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及生產配合比驗證三個階段,確定材料品種及混合料生產配合比。經設計確定的標準配合比在生產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更,嚴格控制進場材料質量,并按照規范規定的頻度和質量要求檢測礦料級配,混合料瀝青用量,馬歇爾試驗的空隙率、穩定度和流值等指標。
4 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
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有:測量放樣、混合料拌和、混合料運輸、混合料攤鋪及碾壓等。
4.1 鋪筑試驗段。正式施工前,應鋪筑100至200米試驗段,確定松鋪厚度、攤鋪速度、碾壓工藝和最佳的機械設備組合。測算拌和站的生產能力、汽車運力和攤鋪速度,三者之間一定要匹配。
4.2 測量放樣。鋪筑瀝青混凝土面層前,現場測量人員應事先恢復中樁,并畫出攤鋪的導向線。
4.3 清掃透層。鋪筑瀝青面層前,應檢查透層質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攤鋪,并認真進行處理。
4.4 透層。路面基層養生結束后,要及時噴灑透層油,形成滲入基層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層,增加層間結合。
4.5 天氣要求。噴灑透層油應選擇溫度較高的晴天進行,氣溫低于10℃或大風天氣,有霧或即將降雨時不得噴灑透層油。
4.6 原材料要求。透層油可采用液體瀝青、乳化瀝青、煤瀝青等,基質瀝青的針入度通常不小于100。透層油的用量通過試灑確定,對于無結合料粒料基層,液體瀝青每平方米用量為1至2.3升,乳化瀝青為1至2升,煤瀝青為1至1.5升;對于半剛性基層,液體瀝青每平方米用量為0.6至1.5升,乳化瀝青為0.7至1.5升,煤瀝青為0.7至1升。
5 透層施工工藝流程
透層施工工藝流程有:清掃基層、噴灑透層油、撒布石屑等。
5.1 清掃基層。在噴灑透層油前,應先將基層表面的松散集料清掃干凈,將塵土吹凈,對路緣石及人工構造物應適當防護,避免污染。
5.2 噴灑透層油。透層油宜采用瀝青撒布車一次噴灑,車速應穩定,噴灑要均勻,在基層全寬度內分布成一層薄層,有花白遺漏應用手工瀝青撒布機補灑。
5.3 撒布石屑。透層油噴灑完成后,應在適當時間撒布石屑,防止過往車輛破壞透層。短時間應封閉交通,并盡早鋪筑瀝青面層。
5.4 混合料拌和。拌和時間應根據具體情況試拌確定,每盤的生產周期不宜少于45秒,其中干拌時間不少于5到10秒,瀝青混合料的出料溫度為140℃到160℃。
5.5 混合料運輸。瀝青混凝土運輸宜采用大噸位自卸汽車,從拌和機向運料車裝料時,應多次移動汽車位置,平衡裝料,以減少混合料離析,并應用防雨保溫苫布覆蓋。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10到30厘米處停住,空擋等候,由攤鋪機推動前進開始緩緩卸料,避免撞擊攤鋪機。
5.6 混合料攤鋪。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旌狭纤射佅禂狄话銥?.15至1.25,攤鋪溫度不應小于130℃。攤鋪速度宜控制在每分鐘2到6米。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應根據攤鋪速度調整到一個穩定速度,兩側應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減少攤鋪過程中混合料的離析。攤鋪過程中,不宜用人工反復修整,當需要人工局部找補時需仔細進行,特別嚴重的缺陷應整層鏟除。
5.7 混合料碾壓。瀝青路面施工至少要配備兩臺壓路機,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并在盡可能高的溫度下進行,不得在低溫狀況下反復碾壓,導致石料棱角磨損、壓碎。初壓應緊跟攤鋪機后碾壓,盡快使表面壓實,減少熱量散失,碾壓速度為每小時2到3公里,混合料初壓溫度為110℃至130℃;采用鋼輪壓路機靜壓1到2遍,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碾壓次序與路面墊層的碾壓次序基本相同。采用振動壓路機時可免去初壓,直接進行復壓工序。復壓應緊跟初壓后進行,復壓的總長度通常不超過60到80米,碾壓適宜速度為每小時3到5公里,復壓溫度為90℃至110℃。采用振動壓路機壓實不少于4到6遍,振動壓路機折返時應先停止振動。終壓緊跟在復壓后進行,可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壓路機碾壓1到2遍,碾壓適宜速度為每小時4到6公里,如復壓后無明顯輪跡可免去終壓,終壓溫度不小于70℃。
5.8 路面接縫。路面施工中不可避免會出現施工橫向接縫,可采用自然碾壓的斜接縫。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平接縫,搭接長度為40到80厘米,搭接應平整,并充分壓實。
6 施工質量檢測
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測攤鋪松鋪厚度、混合料各個階段的溫度等指標。瀝青混凝土路面成型后,要對壓實度、彎沉、厚度、寬度、平整度、中線偏位、縱斷高程、橫坡等指標進行檢驗。
參考文獻
[1] 丘慧強.道路施工存在的質量問題及解決辦法[J].中國科技信息, 2005(10).
[2] 程建群.道路施工質量控制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5(13).
作者簡介:吳小杰(1968- ),男,江蘇江陰人,江蘇澄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道橋工程師,研究方向:道路與橋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