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文
曾國藩之所以能位極人臣,成為“千古完人”,和他低調的人生哲學有很大關系。有一回,他的家人準備在老家重新修建一所房子,他的弟弟請人設計好了圖紙后,派人將圖紙送到了曾國藩手中,曾國藩看過以后,感覺房子蓋得有些大了,便將圖紙進行了修改,將原設計中的“大房子”改成了“小房子”,并在信中解釋道:“我所修改的圖紙原來規模太宏大了,在這個動蕩的年代里,書院修建得過于壯麗,特別不合時宜。我只擔心劫數還沒有結束,或許還有其他的疑慮,弟要和鄉里賢達紳士認真商議。去年沅弟修建的房屋太大,我現在還認為這是隱患。這件事情又是沅弟和你做主,不能不從一開始就要慎重。弟領悟盈虛消長的道理一直很有心得,這件事也應該三思而后行,這是極重要的囑咐。”
在古代,有些官員為了引起皇帝的重視,就經常給皇帝上奏折,以此來表現自己。但曾國藩從來不這樣做,不但自己不這樣做,還在信中叮囑弟弟也不要這樣做:“金陵的戰況,弟自己上奏也可以,但是弟要以不常常奏事為妥當。你我二人正處在鼎盛的時期,弟在這些地方要退一步想想。”
(摘自《曾國藩的低調哲學》,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素材點撥】
曾國藩之所以在身居高位時依然低調、不張揚,是因為他懂得“樹大易招風,官大易招禍”的道理。人如果太得意了,禍事很可能馬上就來了——古人常說富貴經常讓人走向危險,就是這個意思。
【適用主題】
楷模;低調行事;三思而后行;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