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祥
(南通寶鋼鋼鐵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001)
南通寶鋼鋼鐵有限公司推進的點檢定修制是一套比較完善的科學管理方法,它要求按照一定的標準與周期對設備規定的部位進行檢查,早期發現設備隱患并及時處理,使設備保持其應有的功能。點檢定修制的實質就是預防性維修的實踐。公司通過推進點檢定修制,有效防止了設備“過維修”和“欠維修”,提高了設備可靠性,降低了故障發生率。
在點檢定修制的活動中,點檢員是核心,建立一支規范化、標準化、素質高、業務精的設備點檢隊伍,對開展設備點檢定修工作十分重要。
公司按點檢定修制的要求對設備的使用、維護制訂了“設備使用維護管理制度”、“設備點檢管理制度”、“檢修工程實施管理辦法”等制度。按設備管理的要求建立基礎類、標準類、計劃類、實施類、實績類、管理類6大類軟件臺賬。編制并逐步完善了“四大標準”,即維修技術標準、點檢標準、給油脂標準和維修作業標準,使公司設備管理的各項工作規范開展。
公司按重要程度,將設備分成A、B、C、D4類,檢修方式按照預防檢修、預知檢修、事故檢修進行管理。根據設備在生產中的重要性進行分級,從而采用不同的定修標準。公司設備分級標準見表1、2。對于關鍵及重要的設備采用預防性維修策略,對于一般或次要的設備采用事后維修,以減少維修費用。
為使點檢定修制更好開展,公司于2010年對原有的SAP系統進行了改造,建立了EQMS設備綜合管理系統,將公司的設備基準管理(設備檔案、點檢標準、檢修標準)、點檢管理(點檢計劃、點檢績效)、狀態管理(異常、故障和事故、作業線停機)、檢修管理(檢修計劃、檢修委托、檢修履歷)、合同管理、費用管理(年度預算、月度預算、費用績效)、機旁管理等納入到統一的EQMS設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中,實現設備信息在線共享,確保設備管理人員第一時間掌握設備狀態。
公司建立了TPM組織體制,明確了生產、維修的分工協議, 即明確部門之間、專業之間、各單元之間的設備分工,將點檢方和操作方對設備維護的職責落到實處。明確了設備分工的宗旨、目標、原則、基本協定和考核細則,使生產方、檢修方、設備方更加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在繼續實行《操作崗位日常點檢表》的基礎上,對設備分工協議的相關內容進行專題闡述和要求,由生產作業區的作業長對收集到的設備信息及時在ERP設備系統進行設備異常信息登錄,使相應的點檢作業區能及時獲得信息并處理設備問題,進一步深化了TPM全員設備管理。

表1 設備評價標準表

表2 設備分級表
在選擇檢修單位上,公司對作業主體與專業設備采用不同的維修策略,以實現最佳的成本管理。對專業設備如消防設施、攝像監控、空調維保等選擇專業化的隊伍定期維護,對主體設備采用維護業務外包模式,從而降低總的維護費用、提高維護質量、降低企業的風險,同時又能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點檢定修制實施可先從檢修作業標準化、規范化入手,全面落實設備管理的責任制,規范、完善設備點檢定修的基礎管理,從思想上、制度上、人員上、技術上、配套設施上為全面實施點檢定修制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實施過程中要及時總結經驗和完善制度。實施設備點檢定修制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到各個方面,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協調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確定點檢定修制的管理模式后,相應的管理制度、技術標準、管理職能及人員激勵制度的可執行性,決定了點檢定修制的開展成果。
點檢定修制的實行,鍛煉了設備管理隊伍,使設備管理職能更加明確。由于管理層次減少,管理重心下移,對設備的管理責任更為明確,對現場采取的措施更加有針對性,因而工作效率更高,設備維護費用降低。實施以點檢員為中心、扁平化、系統化、動態化、全員化的管理方式,充分發揮了點檢員的作用,領導委權不委責,點檢員按照工序開展工作,確保了設備點檢和定修工作的順利開展。
實行點檢定修制使設備維修費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從以“修”為主轉變到以“管”為主,由設備事后檢修變為預知檢修,提高了設備利用率,防止了設備“過維修”、“欠維修”。
在點檢定修制中,點檢員既負責設備點檢,又負責設備全過程管理。點檢人員對其管轄的設備負全責,這一方面要求領導敢于把組織、管理、協調的工作交給點檢員來做,使工作更協調順暢。另一方面要求點檢員要敢于組織、管理及協調,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1)有些點檢員技能水平、綜合素質亟待提高。
(2)有些技術標準不全,有些標準可操作性差,均需進一步完善。
(3)重制度建設、輕檢查落實,不能持續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4)點檢員崗位應保持相對固定,以利于設備管理水平的提高。
(5)應開展精密點檢和設備劣化傾向管理,不斷積累故障診斷經驗,提高設備故障的診斷水平。
[1]劉望東,淺談設備的點檢管理[J].科技信息,2010(17):384.
[2]張俊杰,黃正毓.設備點檢工程[M].北京:冶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