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
寶島臺灣,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初游時,雖已是十一月,但臺灣依然郁郁蔥蔥,看不出季節的變遷,只有些許的迷霧和舒適的溫度在告訴旅客——已是深秋時節。
八天的旅途不長不短,足以感受人文美景。堅信自由行,就一定要深入透徹地“自由”!我并沒有選擇過多的城市,而是將大部分時間留在了臺北地區,細細品味臺北的味道。
臺北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舒適。它的面積不大,相當于東城區、西城區和海淀區市區面積的總和。寸土寸金的臺北都市街道并不寬,主要道路兩側卻有寬敞的人行道。大氣、有設計感的綠帶,給快節奏的生活添加了一絲舒緩閑逸的氣息。
再一個沖擊人心的記憶就是——貼心服務。銷售人員不厭其煩的態度,各種咨詢、試穿后沒有消費行為也不會讓她們臉上的笑容有絲毫折扣。那日清晨微雨,我去買牛軋糖時,雨已經近乎停止了,但收銀員在包裝時還是特意在紙袋外面套上了一個塑料袋,說“下雨了,幫您包一下,比較不會濕。”我們追求多年的VIP級服務,其實不過就是揣測顧客的需求心理,套一個塑料袋絕算不上是什么大成本,也無需策劃,貼心的小舉動就抓住了顧客的心,我想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吧。臺北的服務就是如此自然而貼心。
游過士林官邸、賞過故宮的珍寶、吹過漁人碼頭的海風、登過九份山城、鉆過金瓜石的礦洞、泡過烏來的溫泉……穿古越今,并非刻意地追求小資情調,而是臺北自有奢華的一面,質樸的一面。它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沿襲,也有東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讓人沉醉忘情地享受各方文化情韻。
臺灣,臺北,一個處處有驚喜的城市,古樸、活力、融合、創新的城市。
小編感言:有人說,旅行和學習是人生必做的兩件事。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記初游臺北》是在旅行中學會體會城與城之間的差異特色美,品位人文思想。在一次旅行中放飛思緒、洗滌靈魂,實為難能可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