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心怡,姚高飛,莊勁武
?
電弧觸發器穩態溫度場計算及其優化設計
蔣心怡,姚高飛,莊勁武
(海軍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武漢 430033)
為了計算電弧觸發器穩態溫升,本文建立了電弧觸發器二維穩態溫度場模型,采用matlab自編程方法計算電弧觸發器穩態溫度場,并通過溫升實驗驗證模型的正確性。針對圓孔型電弧觸發器,本文通過保持狹頸總截面不變,來保證弧前時間一致,并在此條件下研究不同狹頸數對電弧觸發器穩態溫升的影響規律,以此對電弧觸發器進行優化設計。
電弧觸發器 穩態溫度場 溫升 狹頸數
電弧觸發器是電弧觸發式混合型限流熔斷器的關鍵部件,擔任著檢測短路電流并及時產生觸發信號的任務,其性能直接關系到熔斷器的分斷速度。電弧觸發器的設計要求其在額定通流下溫升最小,在短路電流下弧前時間最短,以使得熔斷器能夠對短路電流快速響應,及時分斷。目前,國內對大電流電弧觸發器的研究有戴超、陳搏等,戴超[1]通過有限元軟件Ansys對圓孔型電弧觸發器進行了仿真研究,分別分析了熔體結構對弧前時間和溫升的影響,但其優化設計時未進行變量的控制,因此優化方案不夠具體;陳搏[2]采用差分法和有限元軟件Ansys對矩形孔電弧觸發器進行仿真研究,得到了弧前時間一致條件下的熔體結構與電阻的關系。

圖1 電弧觸發器結構
本文建立了圓孔狹頸電弧觸發器二維穩態電熱耦合場模型,采用matlab自編程方法計算電弧觸發器穩態溫度場,通過溫升實驗驗證模型的正確性。最后,在弧前時間一致條件下,分析了恒定尺寸熔體狹頸數n與溫升的關系,其結果能直接指導工程實踐,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圖2 電弧觸發器示意圖
穩態情況下,電弧觸發器滿足電場方程和溫度場方程:
1)電場邊界條件
電流流過的端面滿足第一類邊界條件,即:

其余邊界滿足第二類邊界條件,即:
2)溫度場邊界條件
因為觸發器銀片部分面積很小,且一般被石英砂包裹,石英砂熱傳導系數很小,因此忽略其對石英砂熱傳導作用,視為絕熱邊界,即第二類邊界條件:

其余邊界皆與空氣接觸,視為大空間自然對流散熱,邊界條件為第三類邊界條件,即:
式中:,對流換熱系數;T,邊界面溫度;T,遠處空氣溫度。
電弧觸發器各部分尺寸差別較大,為了減少計算量并保證計算準確性,網格劃分采用變網格,銀片部分采用小正方形網格(步長0.01 mm),接線端子采用較小正方形網格(步長0.1 mm),大銅排采用大矩形網格(長寬方向步長分別為10 mm、1 mm)。
電場方程離散采用中心差分法,溫度場方程離散根據單元體熱平衡法進行離散。
本文采用matlab自編程完成穩態場計算。計算流程為:先求解各節點的電位及溫度迭代方程,再更新物性參數,重復以上過程,當滿足計算精度時計算停止。
為驗證穩態模型正確性,本文對銀片尺寸為:30 mm*6 mm*0.2 mm,含18個圓孔,圓孔直徑為1 mm的觸發器進行溫升試驗。實驗采用大電流發生裝置作為電源,外接3 m長100 mm×10 mm的銅排,通以恒定電流1200 A,經過約4個小時溫度基本穩定,記錄結果。
表1 穩態場實驗與計算結果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與計算一致性較好,證明了模型的正確性。
電弧觸發器兩個關鍵性性能為:a) 短路電流下的弧前時間;b) 額定通流下的溫升。在設計時,一般要求在其滿足溫升的前提下縮短弧前時間,以提高觸發器對短路電流的響應速度。本文通過控制弧前時間一致,來研究狹頸數對溫升的影響,以此完成對觸發器優化設計。
以額定通流1600 A觸發器為例,研究狹頸數對溫升的影響。大短路電流上升率下,電弧觸發器的弧前時間只與熔體狹頸截面積有關。因此,為保證弧前時間的一致,在改變狹頸數目的同時,調整狹頸寬度,以保證銀片狹頸總截面積相等。
銀片長(電流方向)6 mm,寬30 mm,厚0.2 mm。使用穩態溫度場模型對不同狹頸數的觸發器進行穩態溫升計算,表2為計算結果。
表2 不同狹頸數下的狹頸溫升

以狹頸數n為橫坐標,以狹頸溫升為縱坐標,繪制狹頸溫升——狹頸數n關系圖。
從圖3可以看出,狹頸溫升隨狹頸數目的增加而減小,在孔數15-25之間減小速度較快,25-32之間基本不變,32之后緩慢減小,因為>32之后,狹頸寬度將小于0.16 mm,加工難度增大且狹頸連接強度下降,可靠性降低,因此狹頸數取25為宜。
本文對圓孔型電弧觸發器建立二維穩態溫升模型,并通過溫升實驗驗證了模型正確性。以該模型為工具,通過保證狹頸總面積不變來控制弧前時間一致,改變狹頸數目,得出了狹頸溫升隨狹頸數目的增加而減小的規律,并提出了最優狹頸數目。
[1] 戴超, 莊勁武. 艦船低壓大電流電弧觸發式混合型限流熔斷器研究[D]. 武漢: 軍工程大學, 2010.
[2] 陳搏, 莊勁武. 高壓大電流電弧觸發式混合型限流熔斷器研究[D]. 武漢: 海軍工程大學, 2012.
[3] 戴鍋生. 傳熱學[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 王晨, 張曉鋒, 莊勁武, 等.新型混合式限流斷路器設計及其可靠性分析[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 32(12): 61-67.
[5] Kerstin K, Martin K, Lars K.Integration of fast acting electronic fault current limiters (EFCL) in medium- voltage systems[C].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Barcelona: CIRED press, 2003: 1-6.
[6] 余躍聽, 徐國順. 艦船電力系統新型限流保護技術的仿真分析[J]. 低壓電器, 2011, 24: 1-5.
[7] Hoshino T, Muta I, Tsukiji H, et al. Recovery time of superconducting non-inductive reactor type fault current limiter[J]. IEEE Trans. on Magnetics, 1996, 32(4): 2403–2406.
[8] 袁志方, 莊勁武, 王晨, 等. 石英砂對于電磁斥力高速開斷器介質恢復特性的影響[J]. 高電壓技術, 2014, 40(1): 294-299.
[9] 顧雪晨, 王晨. 直流電力系統短路限流裝置研究[J]. 船舶, 2012, 23(3): 60-62.
[10] Petranovic R, Miri M.Modeling of the transient behavior of a resistive type high Tc fault current limiter[J]. IEEE Tra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2003, 13(2): 2036–2039.
[11] 王季梅.高壓交流熔斷器及其應用[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5: 151.
[12] 陳剛, 江道灼, 吳兆麟. 固態短路限流器的研究與發展[J]. 電力系統自動化.2003, 27(10): 89-94.
[13] Slade P, Wu L, Stacey J, et al. The utility requirements for a distribution fault current limiter. 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 1992, 7(2): 507-515.
[14] 陳博, 莊勁武, 肖翼洋, 等. 10 kV/2 kA混合型限流熔斷器用電弧觸發器的分析與設計[J]. 高電壓技術, 2012, 38(8): 1948-1955.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n Steady-state Temperature Field of Arc Trigger
Jiang Xinyi, Yao Gaofei, Zhuang Jinwu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China)
TM563
A
1003-4862(2014)08-0028-03
2014-06-06
蔣心怡(1960-),女,副教授。研究方向:電力系統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