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純紅,杭州綠城育華學校高中外語組教研組長

電影《泰坦尼克號》劇照
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升學深造以及個人的興趣和發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設置增設了選修課。選修課程分兩個系列,其中系列II的課程包括語言知識與技能類、語言應用類和欣賞類。《英語影視欣賞入門》成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推薦的欣賞類選修課之一,成為高中英語開設最普遍的選修課之一。
然而,我們調查發現,要上好《英語影視欣賞入門》這門選修課程并不容易,不少教師開設的英語影視欣賞類課成了“放羊課”,學生沒有真正學到東西。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強調,“選修課的設計與實施必須從學校實際出發,要綜合考慮社會發展要求,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學校條件,逐步開設和完善,并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1]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在1966年提出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語言輸出對于語言習得有促進作用,學習語言(或者任何其它知識)都是一個社會建構的過程,學習者們是在某種社會文化環境下構建自己的語言的,換言之,建構主義強調真實情景對于語言習得的重要作用,所以學生應該在真實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學習語言,這樣才能重組以前的知識結構,積極有效地建構新知識。
教師通過英語原聲影視手段,把“真實”的語言場景提供給學生,在視覺、聽覺、文字的直觀作用下,學生更容易融入真實的語言場景中,通過練習重建知識結構。英語原聲電影不僅包含純正的語音語調、地道的英語表達,還有豐富的感情世界、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多重信息。因此,英語原聲電影是提高學生語音語調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最好資源,也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良好平臺。
法國電影理論家讓·米特里認為,從表達信息的一種象征手段而言,電影是一門語言。因此,快樂影視英語課程有助于學生了解認識外國文化、民俗生活和人文思想。對于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有積極作用。
《英語影視欣賞入門》作為《課程標準》推薦的選修課程,僅供各校參考。我們在充分肯定英語影視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時,為了避免出現欣賞類課程的缺點,我們對《英語影視欣賞入門》作了一定的改進。
首先,配音比賽是我校英語第二課堂的傳統項目。通過配音使得學生感覺身臨其境,并且能充分調動學生視聽說的積極性。“作為可視媒體,學生在觀看影視的過程中不僅能聽到人物的對白,而且能看到背景畫面,演員的動作、表情、著裝等超語言線索,這樣可以更容易、更準確地理解語言和闡釋影片。”[2]
同時配音也有助于聽力的提高。根據實驗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同樣的學習資料,如單用聽覺,3天后能保持所獲知識的15%;單用視覺,3天后能保持所獲知識的40%;視覺聽覺并用,3天后能保持75%。科學研究結果證明了這一點:英文字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單詞辨識和單詞拼寫,中文字幕有助于學生對單詞含義的理解和掌握,而對于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而言,中文字幕更有助于他們掌握單詞的含義。
其次,由于選修課的開設對象是高中學生,考慮到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我們把欣賞入門提升到“賞析”層面。
英語電影全面、客觀地展示了英語的民族個性、人文思想和精神氣質,從而使學習者把英語的詞語與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進入到深層次的學習直至真正地掌握英語。
英語選修課必須體現《課程標準》對英語課程的定位,既要體現語言的工具性特性,也要體現語言的人文性特點。《原聲影視配音與賞析》的配音課型實現了綜合語言技能訓練的工具性目的,而賞析課型則達到了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目標。
課程目標是一門課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原聲影視所富有的豐富內涵和多種功能,從而確定課程目標。《原聲影視配音和賞析》以學生為中心,基于學生對英語影視的興趣,充分發揮和培養學生的語言模仿能力、配音及表演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學生對外國文化、民俗生活的認知和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原聲影視配音和賞析》納入全校選修課課程目錄,由全校學生自主選擇,最后根據學生人數決定班級數量。每周1節課,共18學時。
《原聲影視配音與賞析》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以小組為單位,以任務為導向。《原聲影視配音與賞析》分為配音教學和賞析教學兩個板塊。配音教學一般包含以下環節和內容:
①介紹影片的類別與影業公司、導演和制片
②介紹故事情節及專業人士影評
③分析人物性格
④分配配音角色
⑤配音實踐
⑥成果展示
而賞析板塊主要圍繞人文情感和跨文化兩個角度展開。采用多種課堂模式,如分組讓同學推薦影片,開展影評,還有脫口秀和個人秀等。在賞析板塊中,老師不僅是一個聽眾,也會通過追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例如,在《泰坦尼克號》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會提出類似“Titanic是悲劇還是喜劇?悲在何處?喜在何處?為什么在沉船時樂隊還在繼續演奏?”等問題,不僅使學生對于電影本身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還能從中感受人性的光輝。
“按照課標的理念,評價的功能是激勵的功能,因而教師在一節課中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恰當的評價,讓他們都有所獲有成功感是極為重要的。”[3]《原聲影視配音和賞析》課程評價采取多元而靈活的評價方式——如果某個學生的語音純正流利富有磁性,那么配音是他的首選;如果英語語音不夠完美,學生可以參加影評類的考核。過程評價占主要地位。
按自我評價(30分),小組評價(30分),教師評價(40分)三部分考核相加,確定學生選修課程學習成績。
《原聲影視配音和賞析》課程開發建設歷時三年多,不斷改進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課程模式、評價模式和配套實踐模式,出版了自編教材,逐步形成了合理的課程團隊。課程歷年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在2012年被評為杭州市選修課精品課程,2013年被推選為浙江省第二批網絡課程。每年由學生會打造的校級“原聲影視配音大賽”已經舉辦五屆。在每年的大賽中,這些學生往往大顯身手,表現驚人。出彩的配音使得大賽扣人心弦,高潮迭起,不僅營造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也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希望英語影視欣賞類選修課成為學生最喜愛、最受益的課程。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
[2]龍千紅.電影與英語聽說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3(6):48.
[3]葛炳芳.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08(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