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
中國氣象局圖書館和本刊基于湯森路透Web of Science和中國知網CAJD文獻數據庫開展的一項統計顯示,2013年全球在氣象和大氣科學領域發表論文12435篇,其中中國作者參與的論文2199篇,占17.7%,位居美國之后列第2位。此外,中國氣象局系統分別在氣象和大氣科學、環境科學和地學多學科3個領域發表論文332、80和66篇,是發表論文最多的前3個領域(以上基于湯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數據庫,圖中論文分區,是將該學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響因子降序排列后平均4等分(各25%),論文在各區期刊的比例)。2013年CAJD數據庫共收錄氣象學類別的論文8223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蘭州大學、中國氣象局和國家氣候中心分別以692、403、199、195和178篇占據機構論文產出的前5位。
來源:本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日前發表了《2014年人類發展報告》,該報告的主題是“促進人類持續進步:降低脆弱性,增強抗逆力”。在報告的第3章“脆弱的人類、脆弱的世界”中,給出了自然災害,包括氣候災害(極端溫度和干旱)、氣象災害(暴風雨)、水文災害(洪水)、地質災害(地震)和生物災害(流行病)的發生情況。1901—1910年間有記錄的自然災害次數為82次,但2003—2012年間的自然災害卻達到4000多次。

來源 :UNDP
2014年6月9日,美國氣象局的氣象專家Robert Murders在阿拉斯加州諾姆市天氣臺朗讀天氣預報,該市也是目前美國境內仍然人工廣播天氣預報和信息的最后2座城市之一。不過,這里也即將結束這一維持了20多年的人工氣象廣播服務方式,改由計算機發布。美國全國計算機天氣播音員被統一擬人化為Tom和Donna,一些區域還有一位說西班牙語的叫Javier。這3位計算機化的氣象廣播員,負責把氣象局的服務信息送給千家萬戶。
來源:AP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