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林下種植開滿致富花
2014年4月22日,記者在河南省洛陽市嵩縣車村鎮中藥材市場看到了一派繁忙的景象,來自車村鎮孫店、水磨等村的中藥材農戶正在這里集中交易,喬保慶一大早就賣完了自己的藥材,手里拿著厚厚一沓錢的他樂得合不攏嘴。
地處豫西山區的嵩縣,森林覆蓋率62.9%,是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為中藥材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環境,這里盛產的中藥材達1 310種,是全國聞名的“天然藥庫”。
喬保慶一家4口人,共有1 300平方米左右的土地,2010年,他響應林業部門號召,采取林藥兼作模式,在核桃樹下種植桔梗,每667平方米均收入1.7萬元。和他一起交售藥材的妻子高興地說:“這幾年我們在林下種藥,嘗到了甜頭,家里蓋了二層樓,今年又承包了近3 400平方米土地,全都栽上了藥材和核桃。”
喬保慶所在的孫店村東溝組是車村鎮發展林下桔梗種植基地的第一塊“實驗田”,這里耕地多為沙土地,糧食產量低,但非常適宜桔梗生長。在林業部門的引導下,該組采取林藥間作模式,利用宜林荒坡,低產農田發展核桃20多公頃。在核桃樹下種桔梗,形成立體林業產業,該組僅桔梗種植一項就帶來年收入180余萬元。
近年來,嵩縣發揮林下空閑資源豐富的優勢,出臺優惠政策,建立工作機制,鼓勵林農大力發展林藥產業,縣財政每年列支專項資金,并整合部門資金,引導群眾發展林下經濟,對新種植的核桃每667平方米補貼300元;種植中藥材的,根據規模每667平方米補貼200~500元。僅2013年,全縣新發展林下種植二花、桔梗、豬苓、板藍根等中藥材1 041公頃,年產值達4 686萬元。
嵩縣還積極探索林藥種植組織模式,把林業合作社組織建設作為溝通農戶、市場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著力培育,不斷完善市場經營機制,降低林農經營成本和風險,為中藥材走向縣外市場打開大門。
如今,嵩縣林下中藥材種植遍布全鄉,基本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林藥產業化格局,形成了嵩南鄉鎮以桔梗、豬苓、柴胡為主、嵩北鄉鎮以丹參、血參、藥用牡丹為主的林藥基地。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