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用杏夏秋季管理技術
禁止杏園放牧和人為捋杏葉作飼料,同時加強對葉部病蟲害的防治,以防葉片早期脫落。防病治蟲時禁用氧樂果、波爾多液、敵百蟲等農藥,以免發生藥害導致落葉。
采收后及早施肥,尤其是樹勢較弱和當年結果較多的樹,更應及時施肥,以彌補樹體養分消耗。采收后立即施1次速效肥,成齡樹每株施尿素0.5千克,然后澆水。也可結合噴藥噴施0.3%磷酸二氫鉀和0.2%尿素混合液,以增加樹體營養積累,提高花芽數量和質量。8月下旬至10月初增施基肥,以優質農家肥或經過堆制的綠肥為主,混施少量磷、鉀肥。一般四至五年生樹每株施農家肥40~50千克、過磷酸鈣0.3~0.5千克,盛果期樹每株施農家肥70~100千克、過磷酸鈣0.5~1.0千克,挖溝施于樹冠外緣垂直投影處30~50厘米深的土層內,施肥后馬上澆水。
采收后要灌1次水,以保證花芽正常分化和枝條的生長與成熟。如此期多雨,可不澆水,但應注意排澇。封凍前澆1次透水。
8—10月份結合中耕除草,在樹冠投影邊緣挖環形溝,溝深40~50厘米,不要切斷粗根。將挖出的表土與爛樹葉、雜草、秸稈或其他農家肥混合放入溝的下半部,原來的底土放在溝的上半部,同時根據根系伸展情況擴大樹盤。
防治蚜蟲時,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2 500倍液噴施。葉螨可用40%水胺硫磷1 000~1 500倍液或20%三氯殺螨醇800倍液噴霧防治。用殺滅菊酯、滅掃利2 000~3 000倍液防治天幕毛蟲效果較好。在生長中后期,還會發生焦邊病等葉部病害,可用40%多菌靈600~800倍液等殺菌劑防治。
仁用杏是一種強喜光樹種,所以要控制營養生長,緩和樹勢,改善樹體內部光照條件,防止結果部位外移。采果后進行1次修剪。對結果樹以疏為主,采用抽大枝、壓低樹高、短截為主的修剪手法,促進下部及內膛抽發新枝,形成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同時,要注意打開主枝的光路。對于初結果樹上生長勢較強的直立枝,應采取撐、拉、墜等措施,改變其生長方向,緩和生長勢。對于冠內過密枝條,可適當疏除,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樹體結果能力和抗病能力。對于過旺樹,可噴施多效唑控制樹勢,以利多形成花芽。
來源:河北農村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