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二
初始,以為《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是部講述瀕死體驗的電影,不像《深海長眠》,至少也像《我的左腳》那樣,令男演員挑戰一下巔峰演技,叫觀眾啞口無言。豈不料,未到中途,電影峰回路轉,大有往《米爾克》走的意思,替弱勢群體爭權吶喊,但看完后一想,二者講的,卻明顯不是一回事。
男主角伍德魯夫不是斗士更不是英雄,他只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沒有家庭,沒有明晰的個人感情線,更沒有主動去對抗法律或者躋身選臺。在無作為和大有作為之間,在艾滋病患者和健康人之間,影片找了一個神奇的平衡點,異常耐看。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放在得州電工伍德魯夫身上,那大概是“其行也善”。伍德魯夫本是個魯莽粗人,有幫損友,喜歡很man的牛仔運動,喜好糜爛又刺激的“三人行”。命運跟他開了個玩笑,他染上了“死玻璃和娘炮才會有的”艾滋病。這名狂野的西部漢子嘴上不服,但心里起疑,他日漸消瘦,很快就倒下了。30天,是醫生開出死亡期限,電影也打出了無情的字幕。

也許真是生命力比一般人旺盛,伍德魯夫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果敢地闖入墨西哥求醫。他只是不想坐以待斃。美國更加正規的醫藥制度,讓一些劍走偏鋒的治療方式與藥品無法被艾滋病人得到。所以,墨西哥是他無奈的求生之地。
大方向上,《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還有一條副線,就是“賣藥俱樂部”與醫生、醫院及幕后藥管局的對抗。好事者不免要聯想,估計是這條線索才打動了奧斯卡評委們的心。可在我看來,這條線并沒有伍德魯夫這個角色本身來得精彩動人。在管死神借來的兩千多天里,他用藥物延續了很多人的生命,他并不是一個醫生,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藥販子。你以為他會搖身一變,成為樂善好施的救世主、人權斗士、艾滋病群體代言人,他好像也沒有。只是,當他想要尋歡,他會找個感染者。他不再歧視同性戀群體,彼此間友好溝通,甚至還會做出一些義舉。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成功在于,沒有把主人公塑造成完人,或者說改造成完人。主人公只是收斂了脾氣,改正了惡習,最后,他一如過去,再次出現在了騎牛大賽的現場,像他心目中最認可的牛仔硬漢那樣,騎在了暴怒的公牛上。
電影多次出現以嘯音表現的眩暈效果和靜音的黑幕,顯然,伍德魯夫和他的伙伴隨時會跟死神約見。這個時候,一劑藥下去,他們又起死回生了一般。所以,藥物延續了他們的生命,改變了他們的命運。這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們只為活下去,然后走在了一起,憑借原始本能。
不少人會以為,片中艾滋病患者的敵人是藥管局和法律,這種看法其實過于偏頗和表面化了。人會犯錯,人制定了法律,法律不合情理、不近人情,這都是常有的事。相關醫藥法律的存在不是要對這群人趕盡殺絕,而是客觀上在他們的求生道路上增加了難度與障礙。但與此同時,也保障了另外一群人的權利。
馬修·麥康納和杰瑞德·萊托,兩名演員沒得說,舉手投足間,充滿驚人的感染力。麥康納往那一站,你就覺得,他只能是個穿著破爛的電工。至于萊托,他就是最好看的那種綠葉。兩人進入奧斯卡的視野,無可爭議。只是,面對近年愈演愈烈的自我摧殘戲路,多少令影迷起惻隱之心。這些拿生命在演戲的家伙,回首演藝人生,他們或許也是一群不想坐以待斃的人。
參演的經典作品
《后繼有人》
西弗吉利亞的亨廷頓小鎮上,有一支令全鎮人民驕傲不已的馬歇爾大學橄欖球隊。1970年,球隊隊員遭遇空難全部喪生。悲傷和壓抑的氣氛迅速席卷了小鎮。一個名叫杰克的橄欖球教練站了出來,決定要用自己的力量重造馬歇爾大學橄欖球隊的輝煌。
《林肯律師》
洛杉磯刑事辯護律師豪勒,綽號“林肯律師”,這一次,豪勒的辯護對像是年輕富有的房地產開發商路易斯·羅萊特。羅萊特受到的指控是毆打并企圖強奸應招女郎瑞琪,但經過調查,發現羅萊特似乎確實無辜,豪勒也能獲得一筆高額的律師費。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使豪勒發現,此案與他曾經接手的另一樁強奸殺人案有諸多相似之處
《污泥》
兩個小男孩在密西西比河的小島上發現了一名叫做瑪德的男人。瑪德說自己有著波瀾起伏的過去,自己正在計劃這要和自己的愛人珍妮弗見面、私奔。雖然對瑪德的說辭表示懷疑,但是好奇心還是驅使兩個男孩同意幫助瑪德。
《真探》
2012年,美國南部邊陲路易斯安那州的警探搭檔Rust和Martin回到了一處荒敗之地,重訪他們1995年經手的一樁古怪儀式殺人案件。隨著調查的展開,兩人不得不重新面對內心深處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