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是數百年商業和手工業競爭中大浪淘沙后的珍品,都各自經歷了艱苦奮斗而最終站在了一個行業的巔峰。同仁堂、內聯升、瑞蚨祥綢布店、六必居等這些老字號的技術、工藝,都是通過師徒間的代代相傳而逐漸流傳、壯大的,也是中華悠久歷史的一部分。
以內聯升為例,徒弟正式拜師后,一切都從頭學起,從基本功到幫樣設計,再到制鞋工藝,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內聯升“千層底布鞋制作技藝”,一針一線必須嚴格遵守技術標準,一雙鞋做下來有近百道工序,按照慣例,正常出師時間是三年零三個月。
這樣做,是希望保證老字號的文化、技術能夠更完整、更系統地傳承下去。
然而,現代經濟的發展、經濟轉型的沖擊,使老字號面臨消費群體日益縮小、發展后勁兒不足、人才環境惡化等種種問題,中華老字號正在遭遇最嚴重的危機。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的老字號企業大約有16000家,如今所剩不足10%。
除了現代的企業管理方式的沖擊以外,中華老字號面臨危機的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師徒傳承文化的弊端,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字號的發展壯大。
弊端之一就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已“過時”。在古代的社會環境里,人們靠經驗來預測吉兇,所以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人尤為受到尊重,因此,社會生活經驗豐富的老者在某些圈層(古代的家族、士族圈層)受到非常高的尊重和禮遇。但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互聯網、新媒體不斷沖擊著舊的信息體系,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也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中國正從一個經驗型社會轉向創新型社會,正從一個尊老型社會變成一個“寵少”型社會。
弊端之二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中國的師徒關系往往要“留一手”。為什么?忌諱傾囊相授后自己沒飯吃,小心眼怕人踩上自己肩頭。這也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術傳承的最大弊端之所在,所有的技術都存在于個人的經驗之中,但凡存一點兒私心,技術的傳承就不斷地流失?!傲粢皇帧笔怪袊暮芏嘟^活兒都日漸失傳,中國的徒弟不容易,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很重要的一個本事——“悟”。如果悟得不透徹,傳承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層比一層小,一代比一代掌握的東西少。
弊端之三就是“傳男不傳女”。在中國的古代,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女子出嫁被稱為“歸”,即女子本就是別家的人,出嫁才是歸家。男子隨祖姓,這是為保持血脈、手藝、文化的傳承性和獨特性。
技術傳承如此,傳位文化亦是如此。這與歐洲的傳位文化不同。以歐洲皇室為例,歐洲歷史上陸續出現了30多位女王,今日的歐洲君主制國家的在位國王之中,仍有3個是女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荷蘭女王貝亞特里克絲、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動作片,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和“傳男不傳女”的繼承故事。為了防止徒弟獨大,宮羽田將形意拳教給大徒弟馬三,將八卦掌教給宮二,將宮家的功夫一分為二,指望遏制徒弟的野心,但結局依然悲慘,馬三殺死宮老爺子,宮二為了復仇殺了馬三,自己卻奉道一生不能傳藝,宮家的絕世武功也因此失傳。
(作者系華盛智業·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