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萬事俱備,只等‘三夏’。”5月11日,正在河南省南陽市聯系跨區作業的臺前縣新實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炳全告訴記者,合作社的46臺小麥收割機剛剛保養了一遍,92名農機手也隨時待命。
記者從河南省農機局了解到,離小麥收獲不到一個月時間,全省5 362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已進入緊張備戰狀態。
近年來,河南省農機專業合作社數量一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目前,全省依法注冊登記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達5 362個,比2007年年底增長9.7倍,數量穩居全國第一位。2013年“三夏”期間,全省組織400余萬臺(套)農業機械投入生產,其中聯合收割機15萬臺以上,小麥機收率穩定在95%以上,夏玉米機播率穩定在80%左右。
農機專業合作社已成為跨區作業的主力軍。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天華合作社每年從湖北開始收麥,經過河南、山東,到內蒙古結束,整個周期大概2個月。河南省農機局統計數據顯示,在近年的小麥機收、玉米機收、水稻機收、深松整地等重點作業環節,農機合作社承擔和組織開展的跨區作業量均在80%左右。
農機專業合作社同時也是全省土地流轉的“加速器”。目前,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農機大戶已成為土地有序高效流轉的主要承擔者。新實農機專業合作社和天華合作社流轉土地都超過“萬畝”。據了解,2013年河南省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經營土地面積27萬公頃,托管土地面積53萬公頃,占全省托管土地面積的80%以上。
農機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農機購置補貼在其中發揮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2004年至2013年10年間,河南省累計投入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1.7億元,共補貼農機具88.1萬臺(套),直接帶動農民購機投入300多億元。按照實施方案,今年河南省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預期只增不減并向農機合作社傾斜,重點補貼,這將為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社帶來更多實惠。
“去年合作社享受到50萬元的農機購置補貼,今年新購了8臺農機,估計能得到更多補貼。”楊炳全樂呵呵地說:“扶持政策越來越給力,我們有信心發展得更好。”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