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川縣:干群“結親”帶出豬苓專業村
眼下,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西羊道村村民種植的萬余穴豬苓喜獲豐收,按每穴市場價2 000元算,該村群眾今年人均增收9 800元,75歲的村民趙保京高興地說:“這都是城里‘親戚’的功勞。”
2010年以來,欒川縣在機關干部中持續開展了“千名干部進千戶送溫暖、助創業、幫解難、化糾紛”活動,全縣3 066名機關干部與3 168戶困難群眾結對幫扶。西羊道村是典型的深山窮村,地少坡多,人均耕地面積不到330平方米。在“雙千”活動中,縣供銷合作社5名機關干部與該村15戶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為幫助該村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幫扶干部進村入戶,吃住在村,經多方考察,選擇了投資小、收益大的豬苓種植項目,種植豬苓種子可以循環使用,而且省勞力、不毀林。幫扶干部自掏腰包1.5萬元作為幫扶戶的培訓資金和項目啟動資金,當年發展豬苓320穴,之后,帶動全村群眾種植。截至目前,該村豬苓種植總量已達1.1萬穴,豬苓銷售產值達3 000余萬元,全村203戶群眾中豬苓種植大戶就有40多戶。在該村的示范帶動下,附近13個村也逐步發展成為豬苓種植專業村,群眾靠種植豬苓實現了在家門口上項目、奔小康。
“過節時送米送油,汛期前修房補屋,播種時幫忙翻地,臘月里買衣送被……”據悉,“雙千”活動開展以來,欒川縣縣委組織部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先后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通過資金資助、項目扶持、技術培訓、介紹就業等方式,為困難家庭及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據不完全統計,3年多來,該縣機關干部共為困難群眾送去米、面、油、衣被等慰問品折合562.9萬余元,提供技能培訓13 257人次,介紹就業務工2 968人次;協調各類幫扶資金416.15萬元,幫助發展創業項目179個,發展經濟林、藥材種植1 510公頃,協調助學金220余萬元,解決群眾生產、生活難題10 016件,化解矛盾糾紛690起。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