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玲等
【摘要】 自20世紀60年代的Br-nemark教授研究出骨結合理論之后,在其理論的引領下口腔種植技術飛速發展,在之后的數十年不間斷的摸索和實踐下整體種植技術也漸漸成熟。我國的口腔種植技術也在近年來突飛猛進,本文針對我國口腔種植發展的歷程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 口腔種植; 口腔種植系統; 醫學技術
從以往的考古資料和歷史記載中可以發現,口腔種植最早起源于埃及和中國,那時候人們會將象牙或者黃金當作種植體種植在人的口腔中,而黃金和象牙在當時是相當貴重的,昂貴的價格絕大多數人都難以承受,因此只有極少部分富裕的人才能夠得到醫治。隨著現在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提高,在替代的材料和種植技術方面都有著極大的改善,隨著種植材料的改善,更多的人享受到了醫學技術發展的成果,而種植技術的提高也減少了治療時間和治療難度[1]。
1 國外口腔種植技術的發展背景
1.1 20世紀30-60年代口腔種植技術 現代的口腔種植技術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這和現代醫學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到了20世紀60年代,瑞典一所大學的Albrektssom和Branemark教授對微血管的血流進行分析的時候總結出,可以用純度比較高的鈦金屬作為種植體來代替古代的象牙、黃金等昂貴的材料。通過對動物進行鈦金屬的種植牙實驗,得出高純度鈦金屬可以同生物體內組織很好地相融合,尤其是在對兔子的實驗中發現,種植于兔子體內的高純度鈦金屬相當穩定堅固,幾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此實驗結論下Branemark教授同時總結出了骨結合理論。
1.2 20世紀后期口腔種植技術 20世紀后期有一階段種植和兩階段種植的不同技術方案,當時不少專家對兩階段種植技術比較認同,所謂兩階段種植技術指的是在首次植入口腔種植體之后將種植口全部封閉,讓種植體在一個密閉安靜的不受干擾的環境中同人體組織良好結合,第二次的手術將安裝基臺并在基臺附近的牙齦牙釉質形成之后制造修復體。然后此方法雖然比較安全可靠,但是整體時間較長[2]。隨著技術的進步,一部分種植體的修復基臺改良之后,使得種植體在植入人體后可以馬上安裝基臺,并且牙齦的密閉性也進一步提高,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種植體同人體組織良好的結合,而且可以省去第二次手術,大大減少了總體的治療時間[3-4]。
1.3 20世紀末期口腔種植技術 在拔出有病癥的牙齒進行種植的時候,以往技術都是把有病癥的牙先行拔出,等待拔牙造成的創傷恢復之后幾個月再進行種植。這樣一來不但使得整體治療時間大大增加,而且牙齒在拔出后牙齦萎縮使得骨量不均衡,導致種植的修復效果不佳[5-6]。伴隨著根形種植體的誕生和種植技術的改良,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此技術已經在臨床口腔工作中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推廣和應用。20世紀末期,口腔種植已經有了即可負重種植修復技術,也就是說在種植體植入人體組織之后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就可以使種植修復完成。
2 我國口腔種植技術的發展歷程
2.1 早期我國口腔種植發展的問題 在1995年珠海的全國口腔種植學術研討會中專家們分析出,當時我國口腔種植技術發展存在的多方面問題,我國的一部分地方的錯誤種植致使了不少醫療事故和糾紛,口腔種植技術的可行性遭到不少人的質疑。這些問題包括:口腔種植操作技術不夠規范和完善;對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不夠了解;當時擔任口腔種植的醫生、護士大多沒有經過系統正規的培訓;口腔種植手術中不同環節的醫生之間團隊合作較差,配合很難協調一致;種植義齒的整體技術不夠先進,較為滯后;對接受完治療的口腔種植患者沒有跟進追蹤,對治療效果的了解情況不夠;由于技術不夠先進完善導致口腔種植牙的種植成功幾率不高;技術交流不夠廣泛,并且交流水平不夠先進,使得我國當時整體口腔種植技術都比較滯后。在1995年珠海的全國口腔種植學術研討會開展之后,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國的口腔種植領域已經找到了突破點,從此步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
2.2 國際間的口腔技術交流促進我國口腔種植技術飛速發展 自從1995年珠海的全國口腔種植技術研討會開展后,我國的中華醫學會口腔口腔分會種植協作組就正式成立了,到了2002年中華口腔醫學會的口腔種植技術委員會也正式成立。這兩個組織的成立對于我國口腔種植技術同國際上最先進的口腔種植技術之間的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召開了多次水平較高的國際口腔種植學術研討會,其中有口腔骨結合理論的奠基者瑞典的Branemark教授以及全球較為出名的口腔種植技術專家前來參加并進行講課。這些代表著世界最先進口腔種植技術的專家,前來對于我國口腔種植技術人員的學習交流有著重要意義,這些專家的先進技術、前沿理念以及高水平的理論學術能夠為我國的口腔種植技術帶來新的動力,大大縮短我國口腔種植技術同國際先進技術之間的差距。同時在國內我國也召開了多次全國性的口腔種植學術研討會,加深了國內口腔種植技術工作者們之間的交流。同時我國在國內各個地方每年召開各種類型的研討會和交流會,這些研討會和交流會大大促進了我國口腔種植技術的發展,并且對我國口腔種植技術臨床應用的規范和指導有著積極作用。到了2003年,在美國舉辦的全球口腔種植交流會議上,已經出現了我國從事口腔種植技術研究的專家介紹分享最新的口腔種植技術研究成果,在國際眾多知名口腔種植技術專家參與下的研討會上,我國的研究成果被廣泛認可,奠定了我國口腔種植技術在國際上的地位。
2.3 國內眾多口腔種植技術人員已經逐步了解并接受了世界最前沿的口腔種植技術理念和行業規范 在20世紀80-90年代我國口腔種植行業相當不規范,不僅沒有先進的技術做保障,尤其是一些私營診所機構還經常出現沒有把握的亂種現象。而目前我國的各種類型的醫院、診所普遍都有了規范意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較為自主的參加統一的口腔種植技術培訓和學習;積極使用世界最前沿的口腔種植標準;對完成治療的口腔患者進行追蹤回訪,以便總結療效和經驗;與時俱進,積極學習現代最先進的口腔種植技術;經常參加全球口腔種植學術研討會,并多次召開國內國外相關口腔種植技術交流會議。endprint
在全國口腔種植學術研討會的第四次會議上,全國各地不同機構單位的口腔種植專家學者們之間的談論交流,不僅對我國口腔種植臨床手術操作規范進行了探討,而且也對當前我國的口腔種植現狀和國際先進技術的應用做出了分析總結,其中既有大中型口腔醫學院的專家,又有不少來自小型口腔醫院和私營口腔診所的相關人員,說明我國的口腔種植技術的發展更加健康、穩定、規范。
2.4 國際先進口腔種植系統和技術在國內行業的應用和效果 目前絕大多數全球著名品牌的口腔種植系統都已經被引進國內,并被我國的口腔種植行業所使用,同時我國的相關口腔種植從業者們也從這些口腔種植系統的使用中,總結出了臨床操作的經驗和成果。例如,在我國成都的口腔種植技術研討會中,北大口腔種植科就公布了其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對將近3000名患者的5000多種植體植入修復手術進行的走訪追蹤結果,其中的保留率高達近97%。同時還有其他口腔種植醫學單位和機構公布了立即種植迅速修復技術、上頜骨前壁沖壓技術、上頜骨底提升技術、頜骨修復再造技術、牽引修復技術、微型種植體的吸收技術、全瓷手術修復技術、美學種植法的應用技術等等一些同世界上最先進口腔技術接軌的應用與研發。這些全國口腔種植工作者們的臨床學習研發成果為我國口腔種植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2.5 我國口腔種植體的研發 目前我國的一些口腔種植相關生產廠家和院校進一步加快了對國內口腔種植體的研發,生產出了一些同世界著名品牌技術思路接近的種植體系統,不少已經取得了美國的FDA權威認證。雖然國產種植體在其制作精度、配套設施以及相關零部件還不夠完善,但在保證安全并滿足臨床操作的前提下,其較低的價位使得中國能夠有更多不算富裕的人群得到使用,解決了更多患者的病痛和困難。因此在不算富裕的發展中國家,對低價位并安全可靠的口腔種植體的普及和推廣有著重要的意義。
3 我國口腔種植發展中常用的種植技術
在口腔種植技術發展的最初階段,人們通過制定較為嚴格的禁忌證和適應證來保證種植成功的幾率。不少由于部分人體組織條件不符合標準的患者都被列入可種植修復的適應證以外,并且很長時間內磨牙區域也是口腔種植危險發生幾率較高的地方。而在近年來口腔種植技術飛速發展后相繼出現了很多新型的外科技術如骨質壓縮技術、種植骨技術、骨再生技術等技術的應用,使得部分骨質情況不佳的患者也能夠得到治療,并且種植修復效果也有很大改善提高。在當前的口腔種植技術發展中,口腔種植體的構造、表面涂層以及結合方法都處于長期討論中,不同類型的構造被應用與不同的臨床手術中。在大量的臨床醫學實驗和手術中這些構造和技術都漸漸被統一,當前人們接受度比較高的有以下幾種口腔種植技術。
3.1 ITI種植技術的應用 ITI種植技術最早在瑞典被研發出來,這項技術是兩段式的種植技術代表,其種植體是純鈦制作的,其表面有一層等離子并且在管壁上有著小孔。這項技術同時體現著莫爾斯和穿齦技術的特點。穿齦技術能夠減少種植二次的操作環節,并且在操作中口腔種植體同基臺會有一些間隙可以組織骨吸收[5-6]。莫爾斯指的是其能夠抵抗不定期的壓力有效避免基臺轉動造成的脫落,此項技術有著更加穩定、安全、快速的優勢。
3.2 Branemark種植技術的應用 Branemark種植技術同樣起源于瑞典,并隨著Branemark教授的骨結合理論技術一同被國際認可。Branemark種植技術同時也是國際上最為著名、發展最悠久、技術最流行的種植系統,并且也是首個受到美國FDA國際認證的技術。Branemark種植技術經過對單個或者多個牙齒的脫落損傷或者在別的治療修復不夠理想時對患者的牙齒進行獨特的修復,同時能夠盡可能地恢復和保留牙齒的生理機能。在臨床手術操作中此技術可以說是兩段式種植技術,不但在第一次臨床操作中把純鈦金屬植入頜骨并縫合,讓純鈦植入體在密閉的情況下逐漸形成一個整體,之后再開始進行第二輪臨床操作,將種植體暴露在外并且安裝基臺進行手術,一般需要不到兩周就可以進行修復操作[7-8]。
3.3 IMZ種植技術的應用 IMZ種植技術指的是種植體使用純鈦金屬并且沒有螺紋的圓柱型種植體,同時類似牙根的表面會有這鈦漿進行噴涂覆蓋,IMZ種植技術也屬于兩段式種植技術,并且在口腔種植市場中成為了較為普遍的種植應用技術[9-10]。
3.4 BLB種植技術的應用 BLB種植技術是我國研發出來的并且達到了國際認證標準的國產種植技術,BLB種植技術使用純鈦或者磷灰石作為涂層噴涂在種植體表面,并且取得了國際ISO、CE以及美國FDA的認證,作為國內研發技術BLB彌補了國產種植體的空白和不足,為我國口腔種植行業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11-13]。
3.5 立即修復技術 立即修復技術是新時期發展中逐漸顯現出來的新型技術。立即修復技術指的是在對患者拔出牙齒之后馬上植入之前準備好的種植體,這樣技術不需要等牙齒拔出傷口完全恢復,而是馬上可以將種植體植入患者口腔。此類這療法能夠大大減少患者治療的時間,縮短其痛苦[14-15]。同時立即修復技術還能夠在拔出損牙之后保持之前真牙的外觀,有效避免牙槽的吸收情況并阻止牙齒內部的萎縮,使得患者的牙齒損傷能夠盡可能的避免[16-17]。科技的發展使得口腔種植技術的成功率和恢復效果大大提高改善,在今后的口腔種植道路上還會有更多先進的技術得到應用,使得口腔種植技術更加平價、快捷、安全。
4 討論
口腔種植技術作為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卻有著迅猛的發展速度。同世界發達國家的口腔種植技術向比較,我國的口腔種植技術盡管發展比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卻是突飛猛進。其中飛速發展主要是由于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強以及國外先進技術的學習引進。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國際間的技術交流越來越頻繁,使得我國的口腔種植技術人員能夠在較短的時期內學習、掌握世界最前沿的先進技術和歷史經驗,避免了許多不該走的彎路。在十幾年間我國已經將大多數世界口腔種植領域的重要先進技術學習了解,并且也探索創新,取得了國際口腔種植領域同行的認同,并舉辦多屆大型的國際口腔種植學術研討會,進一步推動國際間的技術交流。endprint
與此同時,應該意識到我國的口腔種植技術發展還不夠全面,在許多技術領域同西方先進技術水平仍有著不小的差距。由于技術和價格方面的問題,不少不算富裕的人群還是無法享受治療,所以應當更加努力地提升口腔種植技術,使用價格更低的替代品,為更多老百姓服務,進而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新.種植在上頜骨復合體應力的三維有限元分析[J].口腔種植學,2010,5(6):44-45.
[2]傅遠飛.鈦種植體結合強度及穩定性[J].中國口腔種植學,2008,4(4):22-23.
[3]孫夢華.錐狀螺紋種植體前牙區的臨床應用[J].口腔種植學探究,2010,11(2):45-46.
[4]林木.種植牙長度和直徑對種植全口義齒應力的影響[J].實用口腔醫學,20011,5(9):24-25.
[5]楊小東.第一屆國際生物材料及口腔臨床應用會議[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1,8(3):34-35.
[6]陳治清.口腔種植研究[J].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2012,12(3):22-23.
[7]梁星.口腔涂層復合骨內種植體的涂層技術[J].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2001,7(1):23-25.
[8]胡銀如.華西口腔種植中心在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成立[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1,11(5):36-38.
[9]陳玉安.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授予兩名外籍專家名譽教授稱號[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1,9(7):24-26.
[10]汪大林.金屬種植體的表面處理[J].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2006,4(4):52-53.
[11]李全.現代口腔種植深入研究[J].中華醫學技術,2012,9(8):22-23.
[12]關興云.種植材料的研究與探討[J].現代種植技術,2011,8(3):11-12.
[13]張志量.口腔醫學技術匯總[J].中國醫學,2012,4(5):13-14.
[14]李雯源.新科技在口腔種植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08,6(8):15-16.
[15]裴立偉.關于口腔技術問題的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2,7(3):23-24.
[16]張林.口腔種植體新型材料比較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9(2):54-55.
[17]李麗琳.口腔種植過程中風險的探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8):13-15.
(收稿日期:2013-11-29) (本文編輯:蔡元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