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馬云說:“面試就是一次短暫的推銷,考驗你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說服對方購買你這個產品。”面試是新人步入職場的必經之路,這個環節表現不好,就會被擋在職場大門之外。下面“四種花”,是面試官最反感的“四種花”,它們分別象征著自卑、自負、拜金、善變四種品性,面試中,如果學這“四種花”,勢必引起面試官的反感,把“自己”砸在手里。
自卑的“含羞草”
李敏來自農村,父母含辛茹苦十幾年終于供她讀完大學,家里的積蓄已經用得差不多了。畢業不久,學企業管理的李敏去應聘一家大公司的文員職位。負責面試的人力資源部長問:“你對自己的職場之路有一個什么樣的規劃呢?”他這個問題是想看看李敏對未來發展的設想。而性格內向的李敏膽怯地說:“我在山溝里長大,從小家里就窮,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讓一家人吃飽穿暖。我自身條件也不好,外表普通,讀的又是一般的大學,沒有其他特長。所以,我也沒有什么非分之想,只要有份穩定的工作,踏踏實實地,能養活自己和家人就行了。”部長見她如此自卑和羞怯,心里沒有好感,委婉地拒絕了她。
李敏因為性格內向,言語自卑,引起了部長的反感,最后失去了一個工作機會。自己首先要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看得起你。像李敏那么自卑,非但不會得到別人的同情,反而讓人更加反感。哲人說:自信就像陽光,它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和力量,能驅除人們心中的陰影。面試中,即使自身條件、能力資質并不突出,言談中都要體現一種適度的自信,讓面試官看到你積極向上的活力。如此,才有贏得面試官首肯的機會。
自負的“水仙花”
蔡學文畢業于一所名牌大學的營銷專業。最近,他在招聘會上填報了一家食品公司的銷售崗位。幾天后,他去公司面試,銷售部經理問:“我們公司在華南地區,特別是江、浙、閩三省市場不景氣,換了幾位區域負責人,市場占有額還是上不去。如果你去的話,你有辦法把它做大做強嗎?”蔡學文慷慨激昂地說:“全國的市場都是共享的,華南地區還占有優質資源,市場是沒問題的,關鍵是負責人的能力不足。我敢保證,如果讓我去那邊負責,不出一年,就能讓三省的業務量直線上升。銷售是一個最考驗綜合素質的行業,它需要專業知識和天生潛質的完美結合,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能做好,而我就具備這種能力。”銷售經理看他并沒有什么銷售經驗,對他不知深淺、自以為是的態度提出了質疑。
蔡學文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捧高自己,貶低他人,他的自負讓經理非常厭惡。面試官在看中能力的同時,更看中求職者的人品。面試作答時,話里話外以為天下唯我獨尊、自命為救世主的人,終要為狂妄的言行買單。自負的“水仙花”沒人會喜歡。面試中,如果言談舉止表現得過分自負,狂妄自大,勢必會引起面試官的反感。
拜金的“金錢樹”
胡英是學土木工程的,近日,他在網上看到一家建筑公司正招聘技術員,第二天就帶著簡歷去面試。胡英很順利地通過專業知識測試,進入面試環節。開始面試官對他很看好,最后問他對薪資有什么要求,胡英說:“我們學校的土木專業在全國名列前茅。我學習了最先進的知識,如果把它應用于實踐,也將創造相應的價值,所以自己也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我的月薪標準是五千,不能低于這個數。另外,我還希望年底有一部分年終獎金、福利等。”面試官對胡英很滿意,但基于他在薪資方面的強勢要求,最終錄用了另外一個能力相當的人。
被金錢蒙蔽了雙眼,就會看不清前路的方向。胡英在面試中表現出“搖錢樹”般的拜金傾向,讓面試官很失望,最終被淘汰。有付出才有回報,在沒有為公司創造價值之前,別為自己訂立薪酬。公司最討厭應聘者無邊無際地談工資。面試時,如果總盯著薪酬獎金,話語中帶著濃重的利益色彩,只看眼前的小,必失長遠的大。只有言辭懇切,立足長遠,句句話以公司為第一位,更容易過得面試關。
善變的“牽牛花”
呂梁老家有一個知名廣告公司,員工的薪資待遇非常好。畢業不久,呂梁去應聘,面試官問:“你了解我們公司嗎?”呂梁道:“貴公司大名鼎鼎,這里的人誰不知道。如果我能成為公司一員,一定刻苦鉆研,銳意創新,和全體員工同甘共苦,為公司發展貢獻力量。”面試官又說:“我必須告訴你,那是以前。實話告訴你吧,公司現在出現了一些問題,業務量少了很多。從高層領導到員工,薪資都降了許多。對實習期間的新員工只能開三千。但這種情況是暫時的,我相信不久會改變。如果你愿意加入,現在就可以填寫入職申請。”呂梁一聽,猶豫地說:“我回去再跟家人商量一下。”其實,面試官是在故意考驗他。面試官覺得,他這種人以利益為先,有更好的地方肯定會跳槽,于是將他列入了黑名單。
呂梁剛才還信誓旦旦,聽說公司今非昔比,就馬上改變主意。面試官看他個性善變,堅決不予錄用。“牽牛花”善于變色,就如同善變的人,有奶便是娘,毫無忠誠度可言,誰給的待遇好,立刻毫不猶豫地投奔過去,這是公司最忌諱的。面試中,我們要言行一致,立場堅定。如果今天一個樣,明天一個樣,態度轉變像翻書,相信沒人愿意用。
花有花語,人有品性。想在求職中取得面試官的認可,平時就要注重修身養性,摒除那些負面的、消極的品性,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有著積極的、優良的個性的求職者。自始至終如春風般給面試官一種心靈的享受,更能成功地打開那扇通向職場的大門。
(摘自《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