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仲甲
高中就讀于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第一高級中學,2013年高考成績為649分(理科,滿分750分),現就讀于浙江大學求是學院工科試驗班。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第一高級中學
該校是湖北省確定的首批108所重點高中之一,學校于2005年榮獲“湖北省示范高中”稱號,成為湖北省少數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幟;2010年,學校順利通過省級示范學校復評。學校先后有近百位學子走進北大、清華、復旦、中國人大、中國科大等世界著名學府,被國務院、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的光榮稱號。
上高中時,身邊有很多同學抱怨化學很難學,各種化學性質似乎毫無規律可循,化學方程式更是難記。但在我看來,化學是有很強的規律性的,把這幾條規律抓住了,就可以輕松地推斷出物質的性質和書寫出化學方程式。化學的知識點確實很多,但這些知識點靠死記硬背是不科學的,我們要做的是抓住那些基本規律,在做題時再結合題境思考該用到哪條規律,或者根據基本規律去推斷物質的性質,然后答題就行了。別的學科我也采用了這種方法,所以,盡管高考前成績有過巨大的起伏,但我最后還是考出了649分的好成績。在我看來,不僅是化學,所有學科都是一樣的,以踏踏實實地復習作為前提,然后再利用好的學習方法,最后就一定會有好的回報。在這里,我主要講解一下化學科目里最容易失分的幾個地方,希望我的復習經驗能夠給同學們以借鑒。
1.氧化還原反應和相關應用
在高考試題中,氧化還原反應一般是結合無機推斷題來考的。我們往往需要根據給出的信息推斷出參加反應的物質的化學式,然后寫出化學方程式。首先,要順利地寫出方程式,就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對各種常見物質的性質和氧化還原的基本規律熟記于心。我建議大家把在做題時見到的化工知識都記錄下來,因為積累下來的廣闊的知識面會對解答這類題有所幫助。在推斷出參與反應的物質后,可以嘗試利用學過的知識猜出可能發生的反應。例如,如果在一個反應中生成物有Mn2+,那我們可以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推測:由于高中化學中極少提及錳單質,涉及錳的一般是高錳酸鉀或二氧化錳的還原反應,所以猜想這應是錳的高價化合物的還原。然后,我們再結合題意去驗證即可。需要說明的是,這種猜想法是以大量的練習為基礎的,只有做過很多題才能知道一般考查哪些內容,對這種題才會有一種敏感性。如果這樣做不成功的話,不妨結合基礎知識把問題拆開來看。例如,過量濃硝酸在加熱條件下和鐵發生反應,我們可以把反應拆開,分別看鐵和硝酸的變化。濃硝酸還原產物是二氧化氮,濃硝酸的強氧化性會把鐵氧化成三價鐵離子,所以這個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也就確定了。
氧化還原反應有時還會結合元素周期表來考查。但是不管怎么考,都先得把物質化學式推斷出來,再寫方程式。
2.實驗題
實驗題是非常容易出錯的題型,而失分的原因往往是規范問題。容易出現不規范的地方主要有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機物的化學式、可逆符號、反應條件),儀器的名稱(容易寫錯坩堝、蒸餾燒瓶等儀器的名稱),操作過程的語言描述,對實驗現象的描述等。在描述實驗現象時,我們可以按照“固—液—氣”的思路去描述,把三種狀態的物質的現象都描述一遍。實驗題雖然是紙上的題,但終究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所以在做實驗時一定要規范操作,這樣會形成一個正確的印象。因為在家里做了很多的實驗,所以我才會對各種儀器的操作都比較熟悉。上實驗課時,同學們最好認真地進行操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實驗設計也是容易丟分的地方。實驗設計的內容看上去很繁雜,但大都是圍繞物質的性質來設計的。例如,設計氣體收集裝置時,需要根據氣體的密度、毒性等性質來設計。又如,檢驗FeCl3和FeCl2混合溶液中的Fe2+,根據Fe(OH)2不溶的特點可以用NaOH溶液,也可以用Fe2+的還原性選用酸性KMnO4溶液。但Fe3+遇NaOH產生的紅褐色Fe(OH)3沉淀會掩蓋檢驗Fe2+的真實實驗現象,因此NaOH不能選用,只能用酸性KMnO4溶液。一般而言,實驗設計要使得現象易觀察、操作簡便、節約藥品、污染小。我們應該根據物質的典型性質去設計實驗,如酸性KMnO4溶液的強氧化性應該與還原劑結合使用,FeCl2的還原性應結合氧化劑使用或利用Fe(OH)2不溶的特點來設計實驗。
而值得一再強調的是,做好實驗題的前提是要求同學們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
3.選考題
新課改地區一般會要求考生在《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中選一模塊作答。很多同學在復習選修模塊時容易貪多,同時復習幾個模塊。但是,在考場上,我們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權衡到底做哪道題,所以,建議大家重點復習熟悉的模塊。
接下來,我再談談我在二輪復習中的一些方法。
二輪復習是有重點的復習,主要是以專題的形式進行的,所以我們在進行專題復習時不妨做一些歸納總結。例如,在化學實驗專題中經常遇到高錳酸鉀溶液,我們就可以歸納一下它的常見用途,如作氧化劑、檢驗試劑、滴定試劑等。我們在題目中看到的知識點往往是零散的,但歸納之后我們就可以把分散的考點集中起來復習,這樣可以提高復習的效率。在下次再遇到這個知識點時,我們就可以迅速想到該用哪條性質或者哪種用途進行作答,答題能力自然就提升了。這種歸納可以讓我們建立起一個知識框架,提高解題速度,而且還會讓我們更有底氣。
二輪復習要進行理綜訓練了,理綜訓練也是有方法技巧的。理科綜合試卷包含了三個學科,學科之間可能會相互影響。所以,最重要的是心態——做題時一定要沉住氣,千萬不能慌張。遇到不會做的題,不要糾纏太久,更不能慌亂。此外,答題順序是很重要的,我們并不一定要按照試卷上的題目順序答題。我高考時采用的是分科答題,先易后難的方法。總之,找到自己認為做起來最輕松,對情緒影響最小的答題順序即可。
在一份化學試題中,難題并不多,在遇到這些題的時候,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就可以直接放棄了。每個學科的考試命題都是以教材為基礎的,所以在沖刺階段,一定要好好看教材,尤其要注意教材上的閱讀材料。另外,還要認真做好教材上的習題,因為這些題可能就是高考題的“母題”。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學習經驗,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后,祝大家2014年高考順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