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漢頂(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長沙410000)
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為主線努力拓展產權市場新領域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學習體會
◎ 吳漢頂
(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長沙410000)

湖南聯合產權交易所交易大廳
經濟的一般規律,也是其必須遵循的規律,是區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基本特征。因此遵循這一規律才能解決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決定》進一步提出?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這是要求我們要運用市場配置資源這一規律,用市場運行法則和功能實現效益最大化效率最優化,而這一要求正是資本市場或者說生產要素市場的交易平臺,為幫助資源擁有者組織資源重新組合使其實現要達到最滿意的目標所顯示的功能。這也就是產權市場基本功能的主要作用。
當國有企業改革進入到以產權體制改革為主要內容時,產權變動不再采用行政辦法而是利用市場化手段在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場所進行,這十分英明地邁出了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第一步。因此可以說,中國產權市場的出現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建立的必然,這種必然就是基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經濟規律的。市場體現供求《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第一大部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指導思想中明確提出?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這里十分清晰地道明了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充分依據,即它是市場關系,供求雙方要求按照平等公正的交換實現各自的愿望,但供求資源的所有,存在屬公屬私之分,而執行資源配置的掌控與操作者難免不?以權謀私‰,因此沒有適度的監管市場交易的平等秩序便難以維護,所以對?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基本經濟制度而言,中國產權市場二十多年的具體作用和業績可充分證明,中國產權市場是維護公有制經濟最公正、最出色的衛士。因此只要立足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主旨,腳踏實地地推動產權市場改革,產權市場就一定能穩步向前發展。
中國產權市場的形成及業務開展是以國有企業改革所涉及的產(股)權流轉為起點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自始至今是產權交易機構的主要交易品種。當上一輪國企改制基本告一段落,而新的交易品種尚未完全到位時,許多依賴于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的交易機構業務趨于清淡,一度擔心產權市場萎縮。雖然近年隨著交易領域的不斷擴展全國產權市場呈現生機勃勃,但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依然是市場交易主體。決定(6)、(8)條為產權市場帶來了及時雨,提供了發展契機。《決定》指明?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 提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明確?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這幾個層面都有利于推動產權市場發展。因為這些實質性的改革舉措都涉及資本的重新組合、流轉,給產權市場提供了業務發展契機。因此產權交易機構必須緊跟時代脈搏,抓住發展契機,提供優質服務。
《決定》在第三部分,?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中指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必須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這一總體要求自然也包括了對產權市場建設的規范與完善。總的要求是八個字: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而且按這個總體要求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產權交易行業必須認真體會這八個字的整體含義,應當說多年來產權市場在國家及地方國資委和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始終不斷地堅持按照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要求致力于市場體系建設。例如通過整合不斷推進在信息發布、交易規則、交易系統、交易監測、自律監管等方面逐步走向區域性的、全國性的統一;跨省市區域性市場和省、區內的市場合作與一體化正在逐步形成;通過國家清理整頓以及交易規則的不斷完善,公開透明的平等競爭市場氛圍和良好的市場秩序得以維護。但是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和新的交易品種的拓展,市場體系建設中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因此按照《決定》提出的總體要求,不斷完善規范市場運行體系,特別是應區分與其它要素市場的界限,謹守規則不逾界,堅持不懈地做好市場體系建設。
決定第三部分(11)指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這一新的舉措,是活躍農村土地市場,加快土地流轉的決定性因素,特別是后一句,給農村土地產權市場交易帶來了長遠交易資源。《決定》的第六大部分,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中(20)中指出?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21)中指出?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這些告訴我們除了農村建設用地以外,農民的承包地、承包經營權以及集體資產股份都允許進入市場,按照自身的需要進行資本運作。這里的表述不但提出要推進三農生產要素市場進行全方位的市場化改革,同時也要求為實現這一市場化改革強調要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非常明白地要求我們,要讓各種生產要素產權流轉交易在場內公開、公正、規范運行。思路十分清晰,任務也十分明確,為產權市場開辟了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