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
物聯網將成智能家居關鍵技術
物聯網作為全新的技術和新興的市場應用已經成為眾多廠商在智能家居領域布局的關鍵技術,這些廠商包括IT、芯片、設備制造商、電信運營商等。目前,全球物聯網發展迅速,預計2018年連接數能夠達到98億個,收入達9 100億美元。
智能配件或成移動互聯網下一個金礦
相對于其他數碼產品,智能配件不需要功能十分強大或十分齊全,它只需要基于原有產品基礎上結合手機的硬件和APP軟件來開發就可以成為一件全新的產品了,例如DLNA音箱就是這樣一個衍生品,所以智能配件重點不在功能有多么強大而是在手機上讓產品提升了便利性和交互性。
移動支付2014或將是并購年
據科技博客網站BusinessInsider報道,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支付購物款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年青消費者中。與PayPal等數字支付公司推動PC端電子商務發展一樣,移動支付在探索如何給購物者和商家帶來更多方便,其中包括實體店和網店。
云計算物聯網應用加速 4G引領消費模式變革
目前,云計算、物聯網技術在我國智慧城市的領域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特別是在醫療衛生、教育、交通、物流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4G商用大門開啟,未來物聯網和云計算將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1月3日
天津啟動“1369”智慧旅游工程 終端設備顯身手
由天津市旅游局、西青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4中國智慧旅游年天津系列旅游活動啟動儀式”在希樂城兒童職業探索樂園舉行,按照天津旅游發展規劃,本市全面啟動天津旅游“1369”工程,加快天津智慧旅游的建設。力爭在年內實現“一個平臺、一張網、一部手機、一張卡”暢游天津。
1月5日
浙江萬里學院與寧波國研軟件共建“物聯網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浙江萬里學院電子信息學院與寧波國研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物聯網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水平。
1月6日
物聯網急需復合型人才
物聯網相關人才崗位很多,薪酬待遇不一,技術和銷售崗位人才較缺乏。不少專家指出,目前物聯網人才這個概念還比較模糊,沒有成型,未來物聯網產業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
Sproutling嬰兒腳環將隨時監控寶寶健康狀態
Sproutling嬰兒腳環是一款專門為為0~1歲的嬰兒設計的健康監測產品。Sproutling佩戴在嬰兒的腳上,外形類似一個小紅心,內置4個傳感器,可以隨時監控寶寶的體溫、脈搏(心跳)、嬰兒動作,同時還能監控室內的溫度、光線等環境因素。
1月7日
識別人類表情并反應的人工智能立方體
EmoSpark 立方體是一個小型的人工智能 Wi-Fi 和藍牙設備,使用面部識別軟件和內容分析組合來探測用戶的表情。 EmoSpark 立方體由 Patrick Levy Rosenthal 開發,用戶使用手掌就可以將人工智能掌控在手中。
1月8日
中科院EDA技術服務平臺在南京上線
中科院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服務平臺在南京徐莊軟件園上線。該平臺是中科院在國內設立的第二家上線機構,從而填補了南京市集成電路設計平臺服務領域的空白。
1月9日
聯想高管稱已將可穿戴設備列入公司發展戰略
聯想北美區總裁杰·帕克(Jay Parker)日前表示,聯想公司已將可穿戴設備列入發展戰略之中,目前正處于“戰略開發”階段。
1月10日
全球首款無人駕駛汽車開售
可載8人的無人駕駛汽車Navia,由一家名為 Induct 的法國公司制造。 Navia 可通過車載激光和傳感器,避開前進道路上遇到的障礙,如果遇到行人,該車會自動停車等待,該車可獨立搭載8名乘客,且十分安全。
農業部將全力推進農業物聯網發展
農業部在上海開展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年度總結,交流各地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階段性成果和好經驗好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重點。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強調,當前,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突破性成果,各級農業部門要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再接再厲,充分調動各種社會力量,全力推進農業物聯網建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1月13日
可穿戴設備Vigo可判定人的睡眠傾向
一款能夠在我們處于昏昏欲睡打瞌睡時將我們喚醒的可穿戴設備Vigo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Vigo從表面上看上去只是一款藍牙耳機,但是它內置了紅外傳感器及基礎加速計,可通過探測用戶的眼睛、重力傳感器檢測你的頭部和身體運動并運用一個創新的算法,來更準確地探測出人是否犯困。
伊利嬰幼兒奶粉生產銷售實現全程監控
伊利集團運用物聯網嬰幼兒奶粉質量溯源信息化平臺,率先在行業內實現了產品全程可控可追溯,確保了每個環節都在公眾的監督之下。
1月14日
電信智慧云服務基地在陜西開工
中國電信陜西智慧云服務基地正式落戶在灃西新城的中國電信陜西智慧云服務基地,該項目占地約144畝,主要建設云計算管理平臺、自服務門戶管理平臺、數據管理中心及主機業務托管等相關計算、存儲及智能網絡資源綜合管理平臺。
互聯紙出現 紙張將能聯網
愛立信在CES展上提出一系列新的理念。愛立信宣布繼玻璃聯網后,紙張也可聯網。據悉,愛立信已發明一種 “互聯紙”,互聯紙可根據印刷電子確定唯一身份,并將人體作為線路,與聯網智能手機相連。
1月16日
數據中心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發起,六十余家企業共同組建的數據中心聯盟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來自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的200余位專家代表參加并出席了會議。
1月20日
中關村將建一條“京津冀大數據走廊”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在參加市人大分組討論會時透露,2014年起,中關村將牽頭建立一條“京津冀大數據走廊”,中關村數據交易市場也將啟動規劃、建設,“創新資源”將成為連接京津冀地區的紐帶。
1月21日
全國首個“移動云物業”平臺上線
全國物業服務行業首個“移動云物業”產品發布會在河南移動平頂山分公司舉行,當地80余家物業服務企業共計100余名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航天科技車聯網項目通過交通部技術審查
交通部對已通過技術審查,并且將符合相關規范的車載終端(第四批)名單進行了公示,中國航天科工三院航天科技股份公司三款終端JL301A、JL401A、GT808均榜上有名。與此同時,航天科技股份公司車聯網河北省信息服務平臺也通過了交通部的技術審查并公示。
哈爾濱市首發指紋身份證
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崔修建拿到被稱為“第三代身份證”的指紋身份證,成為哈市首個拿到指紋身份證的市民。據悉,指紋身份證的外觀與二代身份證相同,唯一區別是含有所有人指紋信息,具有防冒用、防偽造功能。首批辦理指紋身份證的600余名市民近日也將陸續領到指紋身份證。
1月22日
重慶川儀參與中韓四方合作共建工業物聯網聯合研發中心
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公司與重慶郵電大學、、韓國漢陽大學、韓國Nestfield公司已正式簽約共建工業物聯網聯合研發中心。中心將成為工業物聯網研發基地和產業基地,并涉及工業物聯網、智能樓宇、智能家居和智能電網四個領域。
1月23日
北斗導航產業鏈落戶鄭州 或可開辟5000億市場
“北斗導航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合作項目在鄭州啟動,屆時,點擊一下你手機上裝有的北斗導航系統,就可以知道公交車離站點還有多遠。
1月24日
中國電信推出全球首款醫療診斷手機
中國電信與瑞士企業LifeWatch聯合推出全球首款醫療診斷手機,內置7種不同的健康測試。用戶只需將拇指放在屏幕感應器上,手機就能開始身體檢測,包括心電圖、血糖、血氧以及心率等。
1月26日
湖南首家“物聯網系統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
湖南省第一家 “物聯網系統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醴陵恒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掛牌成立。該中心由恒茂電子與中南大學聯合組建,它的成立將為促進中南大學相關學科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的平臺,也將為湖南省新興的物聯網產業發展占得先機,為企業生產提供強勁的技術與研發支持。
1月27日
中興打造運城智慧城市產業集群
中興公司近日與山西運城市政府簽署鹽湖智慧城市建設項目,雙方將通過智慧城市及相關產業集群建設,引領生態智慧產業發展,把運城打造成為山西智慧城市產業發展的樣板。
中科院與供銷總社合作推進農村物聯網建設
中國科學院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在京進行工作會商,就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發揮各自優勢,利用物聯網技術,攜手打造新農村流通網絡達成一致意見,并確定了合作要點。
1月29日
揚州每年至少拿500萬扶持商務游和智慧游
揚州市旅游局聯合揚州市財政局制定出臺《揚州市商務旅游發展和智慧旅游建設引導資金使用細則》,每年從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不少于500萬元,用于促進商務旅游和智慧旅游重點項目建設,招引知名會展公司和旅行社,舉辦各類有影響的會議展覽活動,優化商務旅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