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陳石 圖+黃榮莉 盧進
對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旅游局局長、旅游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袁業國:我們彭水旅游這些年
T he Past and Future of Pengshui Tourism
文+本刊記者 陳石 圖+黃榮莉 盧進


英文導讀: More and more people come to Pengshui for leisure. These years Pengshui Tourism is improved so much. Its past and future may become favourite tales.
從無人問津,到一票難求,彭水旅游用七年的時間鑄就了一個奇跡?!爸袊罴盐幕蓍e旅游縣”、“中國特色旅游休閑度假勝地”、“重慶最具魅力旅游區縣”、“重慶十強宜游區縣”……擁有太多殊榮的彭水,并沒有被這些光環蒙蔽雙眼,它還在一直探索、推翻、進取。
彭水旅游這幾年能夠飛速發展有什么訣竅?彭水旅游未來還會帶給我們什么驚喜?前不久,本刊編輯部趕赴彭水,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旅游局局長袁業國進行了一次專訪,一起探討彭水的未來、現在與將來。
對話人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旅游局局長 旅游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袁業國
對話時間
2014年8月20日
對話地點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旅游局
本刊編輯部:喜歡旅游的重慶人都有一個印象,幾年前彭水的旅游業還是默默無聞,而這幾年卻異軍突起,誕生了以阿依河代表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旅游目的地,這種變化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袁業國:彭水的旅游在這幾年改變確實很大,確切的起步點可以說是2007年阿依河景區的建成。短短七年時間里,彭水游客接待量、旅游綜合收入均以兩倍的速度增長,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這與縣委縣政府對旅游業的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縣委縣政府調整充實了縣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了旅游產業發展工作指揮部。完成《摩圍山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蚩尤九黎城》等10余個產業或項目規劃。
同時狠抓項目建設。每年政府性投入8億多元加快推進摩圍山、阿依河、外河壩五星級飯店、郁山古鎮鹽浴中心等項目建設,新開工建設蚩尤九黎城,旅游景區、旅行社、星級飯店、星級農家樂等旅游業態基本完備,阿依河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烏江畫廊、摩圍山景區標準化建設正有序推進。
在練好內功的同時,宣傳營銷也日益受到重視。以2013年為例,彭水成功舉辦中國·彭水水上運動大賽,策劃舉辦了“2013最浪漫情書全球征集”、“尋找嬌阿依”微電影演員選拔等活動,“中國第一愛情治愈圣地”品牌深入人心。
僅僅是剛剛過去的2013年一年,全縣旅游產業全力推進104項旅游工作,開創了全民興旅新局面。在這些舉措的推動下,旅游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先后獲評“中國特色旅游休閑度假勝地”、“重慶最具魅力旅游區縣”、“重慶非去不可·十大創新案例前三甲”、“美麗中國·生態旅游十佳示范縣”、“亞洲金旅獎·大中華區十大民族(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等稱號,國家4A級旅游景區阿依河入選“巴渝新十二景”和“全國民族文化旅游新興十大品牌”。
本刊編輯部:按照市委書記孫政才關于科學劃分全市功能區域、明確區縣功能定位的重要講話精神,整個大重慶被劃分為了五大功能區。在這一大背景下,彭水作為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的一部分,在未來的旅游產業將呈現出一種怎樣的形態呢?
袁業國:彭水作為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的一部分,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護與發展將成為本區域工作的主線,發展生態旅游將成為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的重中之重。
全縣旅游產業將圍繞“生態保護發展區”功能定位,著力實施“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大形象”戰略,突出“自然生態、民族風情、歷史文化”三大特色,彰顯“山、水、情、史、節”五大主題。以烏江畫廊為主線,重點開發烏江畫廊·阿依河旅游區、烏江畫廊·水上休閑運動旅游區、摩圍山旅游區、郁山古鎮旅游區,形成“一線四區”旅游發展格局。打造四條旅游精品線路,加強旅游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旅游要素,強化宣傳營銷,拓展旅游客源市場,開創全民興旅新局面,努力把彭水建成重慶市獨具民族特色的生態旅游目的地。
本刊編輯部:我們注意到建立“重慶市獨具民族特色的生態旅游目的地”這么一個概念,那么為了達成這樣一個目標,具體的措施是怎樣的呢?
袁業國:具體措施分三塊:一是加速旅游精品建設。確保2015年阿依河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摩圍山景區、蚩尤九黎城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6年郁山古鎮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摩圍山成功創建市級旅游度假區。二是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到2015年底基本形成以游客集散中心和阿依河出口、摩圍山、周家寨等旅游接待分中心為節點的旅游大環線;到2016年底全縣所有重點旅游景區實現二級公路直達,建成五星級飯店2家、四星級飯店3家。三是拓展旅游客源市場。向外推出以休閑度假為主,民俗體驗、歷史探秘等為輔的四條精品旅游線。
本刊編輯部:彭水未來將形成“一線四區”的旅游發展格局,而作為這條主線的烏江畫廊,將是游客們認識彭水的窗口,那么烏江畫廊對游客的吸引力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袁業國:除了已經名聲在外的阿依河景區外,烏江畫廊上新增的主要旅游點將是各種特色水上運動項目,去年以來,我們聘請北京的專家,編制了《彭水烏江畫廊水上休閑運動旅游區總體規劃》,目前已經通過了市級評審。規劃在烏江彭水境內66公里的河段內,重點規劃了縣城、上塘、萬足、鹿角、善感、高谷6個節點,形成水上運動、水上游樂、休閑度假、水上訓練、民族風情和巴風演繹六大片區。圍繞水上運動、水上游樂、休閑度假、風情小鎮等,設計項目200余個,總投資將突破100億元,水上運動、水上游樂、水上游玩項目投資也將突破15億元。同時我們會借助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引進國內外優秀運動員,舉辦世界藝術滑水、國際漂流大賽和中國摩托艇聯賽。
豐富多彩的水上運動項目,配合上烏江畫廊上絕美的風景,必會讓游客們不虛此行。
本刊編輯部:為彭水旅游發展拿下頭功的阿依河景區,向來是游客們關注的焦點,未來阿依河景區又將會給游客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袁業國:阿依河景區有“千年不變的美麗”美稱,在獲得“全國民族文化旅游十大新興品牌”、“巴渝新十二景”、“全國最佳自駕游線路”等殊榮之后,成功創建了國家4A景區。現在的阿依河景區,建成了風情小鎮和接待中心、開通了亞洲第二高觀光電梯和牛角寨至出口的電瓶車,旅游產品更加豐富與優化,交通組織、接待能力、服務水平大幅提高,過去“一票難求”、“一艇難得”的局面將有所緩解。游客游覽阿依河時,還可以選擇母子溪“曲徑探幽”、七里塘“竹筏放歌”、牛角寨“情定水寨”、阿依洞“奇景探秘”等,體驗“激情穿越、風情阿依”的魔力。
本刊編輯部:彭水旅游發展始終以烏江和苗族風情作為主軸,并取得令人艷羨的成績。烏江畫廊·阿依河這一品牌已是名聲在外,那么彭水還有哪些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又是如何延伸其文化價值的呢?
袁業國:首先是摩圍山景區。摩圍山內溝谷縱橫,石林密布,天坑眾多,是歷代隱士鐘愛之地,觀日出、石林迷宮、圣水探幽還有草原風光,這些都在摩圍山,最適合圍繞養生、度假、休閑做高山旅游項目,彭水將投資大量資金把摩圍山景區打造成集自然觀、水體觀、天相觀為一體的高山旅游景點。
另一個重點是摩圍山度假區,它位于摩圍山旅游區中部,緊鄰摩圍山景區,度假區以山地度假為龍頭,以森林生態為主體,以民俗風情為特色,打造中國知名民俗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國家生態文化創新旅游及扶貧開發示范區、重慶特色森林避暑度假目的地,創建中國武陵山區一流山地民俗休閑度假品牌。度假區規劃建設“一中心、兩基地、五組團”,建筑總面積525.93萬平方米,集苗族風情、民俗運動、農耕體驗、商務休閑、別墅度假、時尚游樂于一體,高端度假與大眾休閑相濟,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互溶,凸顯生態養生度假主題,構建“摩圍苗鄉,云頂度假”創新文化旅游品牌。
蚩尤九黎城也不可不去,它位于縣新城區東南角,距離老城區約2公里,居烏江左岸。旅游景區分蚩尤九黎城、縣游客集散中心和蚩尤部落三期工程,其中一期工程包括東西南北四城門、椎牛場、玄水景觀、百苗文化長廊、九黎部落、北斗七星(景觀亭)、魁星樓、神問臺、蚩尤廟、九黎宮、地下迷宮、苗王故居、苗王府、校場壩、點將臺、將軍柱等建筑、景點。它集苗族文化、旅游景區、游客接待于一體,正在打造以“苗王神宮,九黎圣殿;苗族圣地,風情家園”為主題的文化旅游品牌。
然后是鞍子苗寨民族風情園,是鑲嵌在烏江畫廊風景區眾多旅游景點之中的一顆明珠,建設中的鞍子苗寨位于鞍子鄉大池村一組,苗寨后山有大片怪異奇特的石林與天然洞穴連成一片。鞍子苗寨將建設1300平方米盤歌堂、800平方米歌舞廣場、環寨公路2公里、步游道5公里,還將建設500米的苗族風情街及相關配套設施。屆時,游客到鞍子苗寨,可以品味苗山、苗嶺、苗民居的歷史文化,也可以體驗苗寨獨特的民族風情,還可以攀石磨、走石林、游云盤、逛神皇岍等景點。
住苗寨、行苗禮、習苗俗、唱苗歌、跳苗舞,彭水的苗鄉遠近聞名,但彭水還有以鹽丹為內核的黔中文化,幾千年的鹽業開發史,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郁山文化,從煮鹽、采丹開始聚集人口,開發地方產業,到疏通水道運輸,便是郁山地區文化的特點,古老的苗族先民在這里吸水熬鹽,采礦煉丹,誕育了輝煌的“鹽丹文化”。并逐漸形成了一整套鹽井挖掘、保護,鹵水采集、提煉,鹽水濃縮、蒸煮,食鹽包裝、運輸的獨特技術和煉丹工藝,制鹽煉丹工具制造技術和鹽泉保健功能研究,同時也為郁山的經濟帶來了較大發展。
因歷史久遠,鹽廠關閉,有些景區已經風化,如今彭水將對其修復。同時,郁山鎮的其他旅游項目也將在規劃設計中。修復項目預計到2015年將全面完成。
作為千年黔中首府的郁山,群山相依,三水環繞,鹽丹文化源遠流長,流放文化神秘傳奇,羈縻文化異彩紛呈,城鎮文化獨具特色,飲食文化匠心獨具,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文物古跡種類繁多,為打造“武陵傳奇,鹽丹古鎮,大唐遺夢,世界鹽浴”文化旅游品牌創造了條件。
我們打算主要對漢代的10口鹽井和唐代的3口鹽井進行修復,讓鹽廠重新運作起來,此次鹽井和鹽廠修復過后,將不只是簡單的生產加工,還會將其與旅游結合起來發展,讓游客既可觀賞制鹽的過程,又可以自己動手實際操作。此外,該縣還將對現存于郁山鎮朱砂村朱砂窩的3口采礦洞進行保護,讓游客感受古老的煉丹文化。
完善后的旅游區將以郁山鎮區為中心,沿郁江鎮區段和中清河、后照河河谷延展,以山脊線為界,規劃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規劃實行“一心一軸五片”空間布局,圍繞古鎮風情體驗區“一心”和郁江生態景觀軸,重點建設接待中心及郁山新城、武陵外傳游覽區、鹽丹文化展示區、太子灘歷史文化體驗區及后照河峽谷觀光區,創建一個集休閑、民俗體驗、觀光、宗教活動于一體的大武陵傳奇主題休閑體驗第一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