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璇|文

7月,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完美演繹的第十屆中國國際鋁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鋁展會”)上,炫目的燈光照射著琳瑯滿目的鋁用包裝、車用鋁材、高鐵車廂、建筑鋁材等鋁深加工產品,展商和專業觀眾熱情交談,多場次交流活動人聲鼎沸,這些,讓我們感受到中國鋁工業滾滾向前的巨大能量,體會到鋁產品應用的勃勃生機,目睹了第十屆鋁展會的成功“逆襲”。
在鋁展會上,我們來分享一次盛宴,傾聽一曲交響,欣賞一幅場景:
63個國家和地區,
450家知名鋁企業,
111場面對面會談,
733名貴賓級買家到場,
展覽面積35000平方米,
近40場交流、論壇和講座,
共計16434名專業觀眾和買家,
22家參展企業擁有“十年攜手”標志
……
這一堆數字足以表述第十屆鋁展會的空前盛況。
在中國鋁工業上游資源日漸緊張,冶煉產能嚴重過剩,終端產品應用不足之時,2014年鋁展會的成功“逆襲”,為中國鋁工業和媒體展覽業帶來了若干啟示。
有人說,當一個行業由盛轉衰之時,與行業有關的傳媒、展會、招商才會慢慢火爆。筆者不同意這個觀點。一個行業的發展,需要一個同行互相交流、溝通有無的平臺和橋梁,更需要一個前行的方向。
展會十年,始終如此。2005年,鋁展會像一個初入職的學生,小心翼翼地來到中國,順應中國鋁工業的發展變化,不斷微調展覽方向,為中國鋁工業平添一道道靚麗風景;十年之后,鋁展會羽翼漸豐,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亞洲鋁工業的“風向標、指南針和瞭望者”。
在中國這個鋁業大國快步前進中,需要有相當的決策和智慧。看似偶然發生的奇跡,其實背后是必然的努力。
行成于思,毀于隨。成功來源于與時俱進的定位。數年前,當中國鋁工業依靠資源和能源突飛猛進之時,鋁展會定位于鋁工業全產業鏈條;今天,當中國鋁工業轉為依靠產品創新、科技進步、裝備升級之時,2014年鋁展會則定位于鋁深加工產品,引領了中國鋁工業結構調整的潮流。
成功還來源于細致入微地服務客戶。從現場引導到“一對一”商業配對服務,從“廣告式”服務到“渠道式”服務,鋁展會一次次成功的轉型和全新的嘗試,為參展商提供了持續的延伸服務。
展會“逆襲”的背后,業界還要深深思索:中國的鋁工業就像一臺能量無限的發動機,只需要啟動馬達撥動,就能發出巨大的轟鳴,鋁工業不乏自我成長的內生動力,需要的是引領和嘗試:與其跟在別人后面走,不如跑到隊伍的前方去瞭望;與其沉浸在同業競爭的糾結中,不如另辟蹊徑,探索出柳暗花明的前景。